来源:临平分局 时间:2024-07-22 09:15:00 阅读量:

暑假期间

随着中小学生

接触网络时间的增多

诈骗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假期刚开始不久

已有孩子被骗

👇👇👇

▲图源网络

近日,市民吴先生(化名)给临平区公安分局塘栖派出所打来报警电话称,女儿在玩手机时被人骗走64元钱,家里人反复劝说,可孩子始终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他希望民警上门给女儿上一堂反诈教育课。

接警后,民警第一时间赶到吴先生家里,见到了正读小学二年级的晓晓(化名)。

经了解,晓晓今年9岁,平时很喜欢唱歌。7月7日下午,晓晓使用奶奶的手机浏览某K歌软件时,突然一位陌生“歌友”主动加她好友,晓晓随即通过验证。

对方自称是北京市公安机关的“民警”,告诉晓晓有人盗用了她的账号进行诈骗 ,现在需要调查处理相关案件,如果晓晓不配合,他们将立刻采取行动,“逮捕”她的爸爸妈妈。

晓晓听到对方的说辞立刻被吓得六神无主,由于担心爸爸妈妈被“抓走”,她一切听从对方指挥,配合“调查”。

随后对方指示晓晓添加一个名为“xx”的陌生微信好友,还要求她找到一个安静无人的地方接听视频电话,不能被家里人发现。

但晓晓用的是奶奶手机,无法一直“配合”,在将自己的情况告诉对方后,对方随即诱导她趁大人不使用手机的空当,再拿来操作。

对方强调,拿到手机后务必第一时间主动与对方取得联系,好好配合才能解除“嫌疑”。

于是晓晓利用奶奶午休时间找到了对方,对方以调查其K歌软件账户安全为由,需向公安机关指定账户转入资金,用于调查取证。

就在晓晓配合对方“调查”时,午休的奶奶已经醒来,听到孙女与对方的通话,她打断了双方的联系,告诉晓晓对方一定是骗子, 千万不能上当。

由于通话被中断,晓晓担心事态严重,又给对方发去消息,表示晚些时间再想办法联系对方进行操作。

第二天一早,晓晓又找奶奶索要手机,此时奶奶以为经过昨天的告诫,孙女不会再出问题,便将手机拿给了晓晓。

拿到手机的晓晓迅速躲进房间再次找到对方,很快对方将其拉入一个陌生群聊,要求她先将手机微信里的零钱以红包方式发送至群内。

晓晓告诉对方,奶奶的手机微信里目前只有64元,银行卡信息她并不清楚,随即将64元转了出去。这时奶奶发现了晓晓的异常,立刻将手机拿回,看到孙女已经有转账行为,她立刻将情况通知了儿子吴先生。

得知女儿被骗,吴先生回到家后对女儿进行了批评教育,可晓晓并没有认识到问题所在。吴先生果断报警,希望警察上门再对孩子做一番警示教育。

一旁的奶奶说,“昨天打电话时候我都听到了,当时就和她说是诈骗,不要上当,结果今天早上还是偷偷把钱转出去了。”

吴先生表示,还好奶奶微信里钱不多,如果金额再多些或是家里人没及时发现,那很可能损失就大了。

了解完具体情况,民警向晓晓详细讲解了反诈知识,告诉她平时使用手机时遇到陌生人添加好友,没有得到家长的允许应当果断拒绝,若有人发来威胁、恐吓的话语或要求转账千万不要害怕,应及时告诉家长。

经过民警的耐心劝解,晓晓也明白了父亲的用意,表示以后不会再相信陌生人的说辞。

民警又叮嘱吴先生,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辨别能力较低,平时应多关注孩子情况加强沟通,提高反诈意识,防止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

节假日期间

涉学生类诈骗高发

请广大学生和家长提高警惕

谨防诈骗

↓↓↓

1.  教导孩子不轻信网络消息、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随意进入陌生群聊、不轻信陌生人说的话、不与陌生人进行屏幕共享、不将验证码、手机支付密码等信息随意透露给陌生人。

2.  教育孩子与网友交流时,一旦对方提到金钱,务必提高警惕。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

3.  受到网友威胁、恐吓时,应第一时间告知父母或老师,寻求大人帮助,必要时可报警求助。

4.  家长应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尽量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开通免密支付需谨慎。

5.  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管理以及微信、支付宝、手机银行等支付方式的监管,正确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9岁女孩玩手机时被骗64元,临平宝爸喊来了警察!

来源:临平分局

2024-07-22 09:15:00 阅读量:

暑假期间

随着中小学生

接触网络时间的增多

诈骗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假期刚开始不久

已有孩子被骗

👇👇👇

▲图源网络

近日,市民吴先生(化名)给临平区公安分局塘栖派出所打来报警电话称,女儿在玩手机时被人骗走64元钱,家里人反复劝说,可孩子始终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他希望民警上门给女儿上一堂反诈教育课。

接警后,民警第一时间赶到吴先生家里,见到了正读小学二年级的晓晓(化名)。

经了解,晓晓今年9岁,平时很喜欢唱歌。7月7日下午,晓晓使用奶奶的手机浏览某K歌软件时,突然一位陌生“歌友”主动加她好友,晓晓随即通过验证。

对方自称是北京市公安机关的“民警”,告诉晓晓有人盗用了她的账号进行诈骗 ,现在需要调查处理相关案件,如果晓晓不配合,他们将立刻采取行动,“逮捕”她的爸爸妈妈。

晓晓听到对方的说辞立刻被吓得六神无主,由于担心爸爸妈妈被“抓走”,她一切听从对方指挥,配合“调查”。

随后对方指示晓晓添加一个名为“xx”的陌生微信好友,还要求她找到一个安静无人的地方接听视频电话,不能被家里人发现。

但晓晓用的是奶奶手机,无法一直“配合”,在将自己的情况告诉对方后,对方随即诱导她趁大人不使用手机的空当,再拿来操作。

对方强调,拿到手机后务必第一时间主动与对方取得联系,好好配合才能解除“嫌疑”。

于是晓晓利用奶奶午休时间找到了对方,对方以调查其K歌软件账户安全为由,需向公安机关指定账户转入资金,用于调查取证。

就在晓晓配合对方“调查”时,午休的奶奶已经醒来,听到孙女与对方的通话,她打断了双方的联系,告诉晓晓对方一定是骗子, 千万不能上当。

由于通话被中断,晓晓担心事态严重,又给对方发去消息,表示晚些时间再想办法联系对方进行操作。

第二天一早,晓晓又找奶奶索要手机,此时奶奶以为经过昨天的告诫,孙女不会再出问题,便将手机拿给了晓晓。

拿到手机的晓晓迅速躲进房间再次找到对方,很快对方将其拉入一个陌生群聊,要求她先将手机微信里的零钱以红包方式发送至群内。

晓晓告诉对方,奶奶的手机微信里目前只有64元,银行卡信息她并不清楚,随即将64元转了出去。这时奶奶发现了晓晓的异常,立刻将手机拿回,看到孙女已经有转账行为,她立刻将情况通知了儿子吴先生。

得知女儿被骗,吴先生回到家后对女儿进行了批评教育,可晓晓并没有认识到问题所在。吴先生果断报警,希望警察上门再对孩子做一番警示教育。

一旁的奶奶说,“昨天打电话时候我都听到了,当时就和她说是诈骗,不要上当,结果今天早上还是偷偷把钱转出去了。”

吴先生表示,还好奶奶微信里钱不多,如果金额再多些或是家里人没及时发现,那很可能损失就大了。

了解完具体情况,民警向晓晓详细讲解了反诈知识,告诉她平时使用手机时遇到陌生人添加好友,没有得到家长的允许应当果断拒绝,若有人发来威胁、恐吓的话语或要求转账千万不要害怕,应及时告诉家长。

经过民警的耐心劝解,晓晓也明白了父亲的用意,表示以后不会再相信陌生人的说辞。

民警又叮嘱吴先生,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辨别能力较低,平时应多关注孩子情况加强沟通,提高反诈意识,防止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

节假日期间

涉学生类诈骗高发

请广大学生和家长提高警惕

谨防诈骗

↓↓↓

1.  教导孩子不轻信网络消息、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随意进入陌生群聊、不轻信陌生人说的话、不与陌生人进行屏幕共享、不将验证码、手机支付密码等信息随意透露给陌生人。

2.  教育孩子与网友交流时,一旦对方提到金钱,务必提高警惕。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

3.  受到网友威胁、恐吓时,应第一时间告知父母或老师,寻求大人帮助,必要时可报警求助。

4.  家长应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尽量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开通免密支付需谨慎。

5.  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管理以及微信、支付宝、手机银行等支付方式的监管,正确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