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临平分局 时间:2024-11-12 09:23:13 阅读量:

近期,00后姑娘小吴(化名)突然收到了“闺蜜”发来的微博私信消息,见对方头像信息与平时一样,小吴没多想便和对方闲聊了起来。

“闺蜜”称最近去营业厅办理业务的时候,新来的业务员误操作,把原先的手机号注销了,导致很多APP账号无法登录,只能临时创建一个新账号。

听到对方的遭遇,小吴也不禁替好友吐槽抱怨几句。

没多久,对方又提到自己双十一期间在网购平台抢购了一只名牌包,总价46500元,折后价格24899元,已经交了4000元定金。

“闺蜜”诉苦道,现在联系不上客服,无法咨询包的情况,如果不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订单就会失效,定金也会无法退回,希望小吴能帮忙联系客服,问问买包的事情。

随后,对方将订单编号和一个“客服”二维码发了过来,小吴见好友遇到困难,出于信任便扫码代为咨询订单情况。

将订单发给“客服”后,对方很快就把“闺蜜”所购商品的信息和付款要求发了过来,订单显示商品已经抢购成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将尾款付清。

小吴立刻将消息转给“闺蜜”。这时,“闺蜜”提出因为自己目前不能登录平台导致无法支付尾款,希望小吴能帮忙代付,自己会把钱转过来。

小吴答应后,将自己的银行卡号发给了对方,“闺蜜”很快发来转账截图,称尾款已经转出,请小吴尽快付款。

但小吴发现自己并未收到其转账,这时对方又给她发来一张银行客服的截图,称这笔转账大概需要1至2小时的时间受理。

与此同时,网购平台“客服”那边也发来提醒,告诉小吴订单支持亲友代付,目前该订单即将关闭,请她尽快完成尾款支付,否则购买资格将会被取消。

得知此消息的“闺蜜”很是着急,不断催促小吴与“客服”联系,协商是否可以延缓尾款支付时限。

小吴赶紧联系客服,对方称该笔订单是限时抢购商品,可以为其开通一次延时特权,让其先付一笔1万元延时专项费用,这1万元可以抵扣包的尾款,但需在10分钟内支付完成,否则之前的定金也不再退还。

这次,“闺蜜”拜托小吴帮忙垫付。

这一来二去,小吴成了双方的“传话筒”。一边是“客服”的不断催促,一边是“买包”心切的“闺蜜”,小吴很是无奈。但碍于情面,她帮忙代为支付了1万元延时款。

可转完没多久,特殊情况出现了,客服称延时支付时效只有30分钟,仍然需要尽快完成剩余尾款支付。说完,又给小吴发来一个银行账户。

“闺蜜”提醒小吴赶紧看看之前的转账是否到账,可小吴查看后发现钱还是没有收到。这时,对方又称刚刚向银行确认过,这笔转账因为风控,需要人工审核处理,还得再等等。

但好不容易“抢”到手的包包可等不及,“闺蜜”再次拜托小吴帮忙转账,小吴耐不住劝说,又通过手机银行转账14899元。

事情还没完,完成两次转账后,“客服”又给小吴发来了消息。

称其“闺蜜”当时抢购了两只包,目前仅完成一只的尾款支付,系统显示另一只价值4万余元的包还为结算,如果不及时付款,那么刚刚支付完成的那只包将无法正常发货。

听到这里,小吴终于感觉到事情没这么简单,询问“闺蜜”到底是不是其本人,但此时对方账号已经出现异常,不再回复消息。

另一边,与“客服”聊天的界面也无法正常打开,意识到自己很可能遇到了骗子,小吴匆忙赶到塘栖派出所报警求助。

了解完小吴的情况后,民警对其进行了反诈宣教,将该类诈骗手段进行了详细分析。小吴表示以后一定提高警惕,谨防再次被骗。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

广大市民群众

在社交软件上遇到好友

以任何理由要求转账汇款时

务必核实清楚对方身份

切勿碍于情面而盲目相信对方

时刻保持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双十一想抢购名牌包?”临平姑娘被“闺蜜”骗走2万多!

来源:临平分局

2024-11-12 09:23:13 阅读量:

近期,00后姑娘小吴(化名)突然收到了“闺蜜”发来的微博私信消息,见对方头像信息与平时一样,小吴没多想便和对方闲聊了起来。

“闺蜜”称最近去营业厅办理业务的时候,新来的业务员误操作,把原先的手机号注销了,导致很多APP账号无法登录,只能临时创建一个新账号。

听到对方的遭遇,小吴也不禁替好友吐槽抱怨几句。

没多久,对方又提到自己双十一期间在网购平台抢购了一只名牌包,总价46500元,折后价格24899元,已经交了4000元定金。

“闺蜜”诉苦道,现在联系不上客服,无法咨询包的情况,如果不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订单就会失效,定金也会无法退回,希望小吴能帮忙联系客服,问问买包的事情。

随后,对方将订单编号和一个“客服”二维码发了过来,小吴见好友遇到困难,出于信任便扫码代为咨询订单情况。

将订单发给“客服”后,对方很快就把“闺蜜”所购商品的信息和付款要求发了过来,订单显示商品已经抢购成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将尾款付清。

小吴立刻将消息转给“闺蜜”。这时,“闺蜜”提出因为自己目前不能登录平台导致无法支付尾款,希望小吴能帮忙代付,自己会把钱转过来。

小吴答应后,将自己的银行卡号发给了对方,“闺蜜”很快发来转账截图,称尾款已经转出,请小吴尽快付款。

但小吴发现自己并未收到其转账,这时对方又给她发来一张银行客服的截图,称这笔转账大概需要1至2小时的时间受理。

与此同时,网购平台“客服”那边也发来提醒,告诉小吴订单支持亲友代付,目前该订单即将关闭,请她尽快完成尾款支付,否则购买资格将会被取消。

得知此消息的“闺蜜”很是着急,不断催促小吴与“客服”联系,协商是否可以延缓尾款支付时限。

小吴赶紧联系客服,对方称该笔订单是限时抢购商品,可以为其开通一次延时特权,让其先付一笔1万元延时专项费用,这1万元可以抵扣包的尾款,但需在10分钟内支付完成,否则之前的定金也不再退还。

这次,“闺蜜”拜托小吴帮忙垫付。

这一来二去,小吴成了双方的“传话筒”。一边是“客服”的不断催促,一边是“买包”心切的“闺蜜”,小吴很是无奈。但碍于情面,她帮忙代为支付了1万元延时款。

可转完没多久,特殊情况出现了,客服称延时支付时效只有30分钟,仍然需要尽快完成剩余尾款支付。说完,又给小吴发来一个银行账户。

“闺蜜”提醒小吴赶紧看看之前的转账是否到账,可小吴查看后发现钱还是没有收到。这时,对方又称刚刚向银行确认过,这笔转账因为风控,需要人工审核处理,还得再等等。

但好不容易“抢”到手的包包可等不及,“闺蜜”再次拜托小吴帮忙转账,小吴耐不住劝说,又通过手机银行转账14899元。

事情还没完,完成两次转账后,“客服”又给小吴发来了消息。

称其“闺蜜”当时抢购了两只包,目前仅完成一只的尾款支付,系统显示另一只价值4万余元的包还为结算,如果不及时付款,那么刚刚支付完成的那只包将无法正常发货。

听到这里,小吴终于感觉到事情没这么简单,询问“闺蜜”到底是不是其本人,但此时对方账号已经出现异常,不再回复消息。

另一边,与“客服”聊天的界面也无法正常打开,意识到自己很可能遇到了骗子,小吴匆忙赶到塘栖派出所报警求助。

了解完小吴的情况后,民警对其进行了反诈宣教,将该类诈骗手段进行了详细分析。小吴表示以后一定提高警惕,谨防再次被骗。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

广大市民群众

在社交软件上遇到好友

以任何理由要求转账汇款时

务必核实清楚对方身份

切勿碍于情面而盲目相信对方

时刻保持警惕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