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公安局 时间:2023-10-18 10:00:02 阅读量:

点击播放视频


9月23日至10月8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安全顺利圆满举办。多国领导人,亚奥理事会、国际奥委会等国际体育组织负责人,以及数十位中外政要莅临杭州。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余名运动员、近5000名随队官员、5000余名媒体记者、5500余个主播机构及持权转播商、300余万名观众齐聚之江大地,共襄亚洲盛事。作为主办地公安机关,杭州市公安局在上级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和赛事安保部门的有力领导下,勇担主场主力主战主责,以最高标准严密各项安保措施,确保了来杭中外嘉宾、系列重大活动和赛事活动的绝对安全,确保了全市社会面安全稳定。在推进亚运会安保工作中,我们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考量:

001.jpeg



着眼重大使命与主场主责

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国举办的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安全是重大体育赛事必须坚守的底线,必须全面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杭州公安作为主办地公安机关,我们深感肩负的使命无比光荣,承担的责任极其重大。因此在亚运安保工作筹备之初,我们就明确提出,亚运安保是一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忠诚之战,只能满分、不能失分的使命之战,只能主动、不能被动的亮剑之战,只能结果、不能如果的荣誉之战”。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和目标定位,我们在上级的统筹指挥和关心支持下,精细制定了涵盖开闭幕式、赛事活动等20个领域安保任务书、各类方案预案和重点任务,并夜以继日地推进各项工作,最终不负众望取得了“万无一失”的完胜结果。

002.jpeg


着眼现实挑战与传统难题

杭州亚运会是亚运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多、筹办复杂程度最高的一届亚运会。安保工作既要克服首次遇到亚运会延期举办、首次出现办赛模式不断调整变化等重大挑战,又要统筹中秋节、国庆节、观潮节“三节叠加”等现实挑战和“城市弯多路窄、现场人多楼密、面上人多车多”等客观困难,还要按照国际标准,去攻克无人机管控、安检等传统安保难题。为此,我们对每个难点课题都成立专班,逐个研究、逐个攻克。

003.jpeg

比如针对无人机管控难题,由于现有技术手段难以完全防范“黑飞”问题,且可能对开闭幕式、赛事相关设施系统产生干扰。因此,我们在部省专家团队的支持指导下,以“技术+人力、专业+群防、宣传+惩处”防控体系为支撑,按照“以地制空”策略,严格实施无人机全域禁飞,并向群众发送宣传短信、通告等进行告知提示。同时,实时分析“黑飞”数据,针对“黑飞”现象以外来游客为主的特点,对入杭通道、旅馆等进行重点宣防。此外,在“大莲花”(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周边区域精细划设管控网格,科学布设巡逻警力和群防力量,在全市群众的通力协作下,我们实现了活动现场“零升空”“零滋扰”。

004.png

针对开闭幕式大体量观众集散难题,我们逐客群、逐流线开展了以分秒计的集散研究,特别针对分时进场、集中散场的突出难题,设计了散场时“五人同管、双控一体”系列措施,即建立现场片区公安、武警、网格长、领队负责人、志愿者协同管理的“最小单元”,应用“红停绿行”灯球数控模式,创造了7万人“三小时进场、40分钟散场”的集散纪录。


着眼安全底线与为民便民

安保工作不是简单的“一刀切”“一封了事”,必须既确保安全底线,又不影响群众生活,提升群众体验感。为此,我们在制定安保管控措施时,时刻对标“双统筹、双调度、双确保、双复盘”要求,对群众需求进行了充分考虑。比如在交通管理上,我们精准区分环杭“三圈”和亚运高速通勤“三线”管理区域,分类明确货运和小客车的禁限时段及保障措施,并分层规划131条370公里亚运通勤道路,设置210公里赛事通勤绿波带,建设24条142公里亚运数字专用车道,实现数字专用道“专道专用、社会借用”智能统筹。同时,制定特事小车“急事通”、保供货车“白名单”等救济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对城市运行、市民生活的影响。

005.png

在现场管控上,出于安全考虑,部分活动赛事期间需要进行临时区域管控,对群众出行和生活势必会有所影响,比如“大莲花”周边有居民6.3万余人,淳安公路自行车赛道几乎涵盖当地群众出行主干道,因此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排查走访,全面听取区域内孕妇、老年人、病人等可能存在的需求,并在管控区域内提前部署消防、医疗、带路警车等力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条便民通道和多个应急救援点,保障活动顺利进行和群众便利出行。

006.png


着眼数智赋能与机制创新

这届亚运会带给公众最大的感受就是数智融合,安保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这是亚运会特点所需,也是时代要求所在。为此,我们紧紧围绕“智能、无感、动态、和谐”的安保理念,充分发挥杭州公安智慧警务先发优势,着力打造数智安保新模式。比如赋能指挥体系上,我们精心打造了亚运安保数字指挥平台,以“1+10+N”为架构,建设“1个集成平台”,开发场馆赛事、治安态势等10个多跨场景,将市局各指挥部与各属地、各场馆、各专班指挥部“智能串联”起来,实现“一屏统管、一键指挥、一点直达、一呼百应”。比如在入杭通道上,我们在圈层检查站中启用智能查控系统,对车辆变“全量查控、逢车必查”为“精准预警、逢疑必查”,让不需要检查的人“无感过站”,提升群众车辆通行效率和过站体验,努力实现“查控无感、安全有感”。

007.png


着眼宏观统筹与细节打磨

安保工作点多面广、任务量巨大。杭州承担了亚运会开闭幕式活动和92%项目的赛事任务,据统计,在杭的619场赛事共吸引了245万余名观众观赛,特别是奥体场馆群、黄龙场馆群,日均观赛人数峰值分别达到11万人、8万人,安保工作体量巨大,环环相扣、丝丝相连,容不得丁点儿差错。为此,我们对参与安保工作的人员开展了多轮警力测算和勤务体系打磨,对每一场活动、每一项工作都精心合理安排,甚至每一部电梯的升降时间、每一个客群的行走速度,我们都进行了反复测算,确保把职责要点、操作流程、工作时序精确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员、每一条流线、每一个分秒。同时,我们还认真开展多次开闭幕式彩排安保、132场测试赛安保、80余次专项演练和上千次的具体工作测试,通过反复测试、反复发现问题、反复打磨优化,才确保了各项工作的精准精确、准时准点。


《法治日报》首发:杭州亚运会的平安答卷

来源:市公安局

2023-10-18 10:00:02 阅读量:

点击播放视频


9月23日至10月8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安全顺利圆满举办。多国领导人,亚奥理事会、国际奥委会等国际体育组织负责人,以及数十位中外政要莅临杭州。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余名运动员、近5000名随队官员、5000余名媒体记者、5500余个主播机构及持权转播商、300余万名观众齐聚之江大地,共襄亚洲盛事。作为主办地公安机关,杭州市公安局在上级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和赛事安保部门的有力领导下,勇担主场主力主战主责,以最高标准严密各项安保措施,确保了来杭中外嘉宾、系列重大活动和赛事活动的绝对安全,确保了全市社会面安全稳定。在推进亚运会安保工作中,我们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考量:

001.jpeg



着眼重大使命与主场主责

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国举办的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安全是重大体育赛事必须坚守的底线,必须全面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杭州公安作为主办地公安机关,我们深感肩负的使命无比光荣,承担的责任极其重大。因此在亚运安保工作筹备之初,我们就明确提出,亚运安保是一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忠诚之战,只能满分、不能失分的使命之战,只能主动、不能被动的亮剑之战,只能结果、不能如果的荣誉之战”。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和目标定位,我们在上级的统筹指挥和关心支持下,精细制定了涵盖开闭幕式、赛事活动等20个领域安保任务书、各类方案预案和重点任务,并夜以继日地推进各项工作,最终不负众望取得了“万无一失”的完胜结果。

002.jpeg


着眼现实挑战与传统难题

杭州亚运会是亚运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多、筹办复杂程度最高的一届亚运会。安保工作既要克服首次遇到亚运会延期举办、首次出现办赛模式不断调整变化等重大挑战,又要统筹中秋节、国庆节、观潮节“三节叠加”等现实挑战和“城市弯多路窄、现场人多楼密、面上人多车多”等客观困难,还要按照国际标准,去攻克无人机管控、安检等传统安保难题。为此,我们对每个难点课题都成立专班,逐个研究、逐个攻克。

003.jpeg

比如针对无人机管控难题,由于现有技术手段难以完全防范“黑飞”问题,且可能对开闭幕式、赛事相关设施系统产生干扰。因此,我们在部省专家团队的支持指导下,以“技术+人力、专业+群防、宣传+惩处”防控体系为支撑,按照“以地制空”策略,严格实施无人机全域禁飞,并向群众发送宣传短信、通告等进行告知提示。同时,实时分析“黑飞”数据,针对“黑飞”现象以外来游客为主的特点,对入杭通道、旅馆等进行重点宣防。此外,在“大莲花”(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周边区域精细划设管控网格,科学布设巡逻警力和群防力量,在全市群众的通力协作下,我们实现了活动现场“零升空”“零滋扰”。

004.png

针对开闭幕式大体量观众集散难题,我们逐客群、逐流线开展了以分秒计的集散研究,特别针对分时进场、集中散场的突出难题,设计了散场时“五人同管、双控一体”系列措施,即建立现场片区公安、武警、网格长、领队负责人、志愿者协同管理的“最小单元”,应用“红停绿行”灯球数控模式,创造了7万人“三小时进场、40分钟散场”的集散纪录。


着眼安全底线与为民便民

安保工作不是简单的“一刀切”“一封了事”,必须既确保安全底线,又不影响群众生活,提升群众体验感。为此,我们在制定安保管控措施时,时刻对标“双统筹、双调度、双确保、双复盘”要求,对群众需求进行了充分考虑。比如在交通管理上,我们精准区分环杭“三圈”和亚运高速通勤“三线”管理区域,分类明确货运和小客车的禁限时段及保障措施,并分层规划131条370公里亚运通勤道路,设置210公里赛事通勤绿波带,建设24条142公里亚运数字专用车道,实现数字专用道“专道专用、社会借用”智能统筹。同时,制定特事小车“急事通”、保供货车“白名单”等救济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对城市运行、市民生活的影响。

005.png

在现场管控上,出于安全考虑,部分活动赛事期间需要进行临时区域管控,对群众出行和生活势必会有所影响,比如“大莲花”周边有居民6.3万余人,淳安公路自行车赛道几乎涵盖当地群众出行主干道,因此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排查走访,全面听取区域内孕妇、老年人、病人等可能存在的需求,并在管控区域内提前部署消防、医疗、带路警车等力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条便民通道和多个应急救援点,保障活动顺利进行和群众便利出行。

006.png


着眼数智赋能与机制创新

这届亚运会带给公众最大的感受就是数智融合,安保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这是亚运会特点所需,也是时代要求所在。为此,我们紧紧围绕“智能、无感、动态、和谐”的安保理念,充分发挥杭州公安智慧警务先发优势,着力打造数智安保新模式。比如赋能指挥体系上,我们精心打造了亚运安保数字指挥平台,以“1+10+N”为架构,建设“1个集成平台”,开发场馆赛事、治安态势等10个多跨场景,将市局各指挥部与各属地、各场馆、各专班指挥部“智能串联”起来,实现“一屏统管、一键指挥、一点直达、一呼百应”。比如在入杭通道上,我们在圈层检查站中启用智能查控系统,对车辆变“全量查控、逢车必查”为“精准预警、逢疑必查”,让不需要检查的人“无感过站”,提升群众车辆通行效率和过站体验,努力实现“查控无感、安全有感”。

007.png


着眼宏观统筹与细节打磨

安保工作点多面广、任务量巨大。杭州承担了亚运会开闭幕式活动和92%项目的赛事任务,据统计,在杭的619场赛事共吸引了245万余名观众观赛,特别是奥体场馆群、黄龙场馆群,日均观赛人数峰值分别达到11万人、8万人,安保工作体量巨大,环环相扣、丝丝相连,容不得丁点儿差错。为此,我们对参与安保工作的人员开展了多轮警力测算和勤务体系打磨,对每一场活动、每一项工作都精心合理安排,甚至每一部电梯的升降时间、每一个客群的行走速度,我们都进行了反复测算,确保把职责要点、操作流程、工作时序精确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员、每一条流线、每一个分秒。同时,我们还认真开展多次开闭幕式彩排安保、132场测试赛安保、80余次专项演练和上千次的具体工作测试,通过反复测试、反复发现问题、反复打磨优化,才确保了各项工作的精准精确、准时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