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干分局 时间:2020-01-23 13:05:55 阅读量:

有人说,春运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1月10日,2020年春运拉开序幕,杭州火车东站在春运期间每天预计发送旅客20余万人次,还有一个地方也同样繁忙——位于东广场负一层的值班警务室。

警务室只有十几平方米,民警24小时值班,春运开始后,警务室和东站一样人挤人,多数是来求助的,求助理由五花八门,有借水借火借钱的,有迷路的,有来找地方睡觉的,有旅客之间吵架让民警主持公道的,更多的是让民警帮忙买票的……

民警们苦口婆心解释——警察的工作是维护治安惩治犯罪,不负责买票。

求助的人们不清楚,也不在乎,他们只知道,有事找警察,不找警察能找谁?

记者林琳

通讯员庞振煦 许雷阳

下午3点半,值班民警汪金鑫刚带领队员结束一圈例行巡逻,就接到了110指挥中心转来的报警电话:“东站东广场有人迷路,请求帮助。”

汪警官一路小跑,很快赶到了现场,在一家煎饼店前找到了迷路男子。

还没靠近,就闻到一股刺鼻的酒味。

男子拿着手机,还在口齿不清地说着什么,民警拍拍他,他摇摇晃晃转过身来,慢慢放下手机。

开煎饼店的是对小夫妻,两人一脸蒙,老板说,自己和老婆在这里看店,男子忽然跑过来,说自己迷路了,话讲不清楚,非要让他们帮忙报警,他们不知怎么办好,只好帮他打了110。

“他倒也没闹事,就是一直叫我们打电话,应该是酒喝多了。”老板指指摆在柜台上的一个塑料袋,这个袋子也是男子的,里面还有两听罐装啤酒。

说话间,男子摸出一根烟,边抽边向民警抱怨:“这火车站太大了,我找不到路了,忒吓人了。”

“你要去哪啊?”民警问他。

男子说,自己住在临平,要去翁梅找姐姐,要坐地铁。

“我身上没钱,我要取钱。”他没带行李,手伸进口袋里摸索了一阵,摸出一张银行卡,就要往民警手里塞,“你帮我去取个钱,密码我告诉你。”

“别别别,你别告诉我,你喝多了,先跟我们回去休息下。”男子走路有些踉跄,汪警官示意两个队员一左一右扶住他,把他带回警务室。

一路上,男子嘴里不停地嘟囔着,一会叫队员“警察叔叔”,一会叫汪警官“大哥”“老哥”。

到了警务室,他坐在沙发上,头埋在膝盖间,安静了一会。

汪警官给他倒了杯热水:“醉成这样,喝了多少啊?”

“我在火车上喝的,喝了65度的。”男子说着又开始找自己的塑料袋,“我袋子里还有两罐呢。”

问他为什么喝那么多酒,他没回答,一直嚷着要民警去取钱,说自己要回临平找姐姐。

看他醉成这样,民警试着联系他的家人过来接他。

可打开男子的手机,发现他的通讯录里只有三个联系人,分别是“我”“×哥”和华为客服。再翻微信,一共40个好友,都没有备注亲友关系。

民警问他,姐姐的号码是多少,他愣了一下,忽然笑了:“我就一个人,哪有姐姐?谁说我有姐姐?”

民警又检查了他的随身物品,除了一张银行卡,一张上海到杭州的火车票和一纸临时身份证明外,什么都没有了。

从身份信息上看,他34岁,老家在西北。

没办法,汪警官只能让他继续醒酒,等清醒了再离开。

男子开始跟陪着他的警员攀谈——

“我要回家,你帮我个忙,去ATM机取1000块钱。”

“老哥,你们天天在这里,收入多少呢?”

“我也不是名人,就喝点酒,我可以走了,我清醒了。”

“不是让你们给我买票,我打车花个一百两百都随便,我就想走……”

自说自话了一会,或许是累了,他躺在警务室的沙发上,睡得很熟,睡了近两个小时,男子揉揉眼睛,总算清醒了一些。“外面天都黑了,我要回去了。”

他说自己从上海回来,要在东站转地铁,去哪儿不肯说。

为了向民警证明自己真的清醒了,他站得笔直,然后当众走了一条直线:“看,直不直,直不直?”

民警放了心,怕他找不到路,把他送到了地铁口,临走前,男子豪迈地朝汪警官挥了挥手:“大哥,麻烦你了!”

1月14日是民警曹国民值班,早上十点多,有人敲响了警务室的门,门口站着两个男人,背着双肩大包。站在前面的40岁左右,戴着墨镜,后面的面容稚嫩些,一只手扶着前面人的肩膀,神情有些羞涩。

他们都是盲人。

“买不到回家的票了,不知道怎么办。”两人一个要回广西南宁,一个要回湖北恩施,都没有买到火车票,“想看看能不能走绿色通道。”

曹国民说:“走绿色通道也要票的,没有票没办法进站。”

两个男子站在门口不肯走。

“我在网上买票买了一个多月了,前天查还在抢票中,今天把钱又退回来了。”

“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工厂放假了没地方去。”

“汽车票没有了,火车票也抢不到,跟家里人说好今天回去的……”

基本都是戴墨镜的男子在说,后面的男子低着头,不大吭声。

他俩都是在萧山一个模具厂里打工的,做了两三个月,以往都在江苏打工,今年是头一回来杭州。

(上接B01版)

“以前我们过年回家也是找警察,他们很快就帮忙搞定了。”戴墨镜的男子很老练地说。

曹国民看着车站里的滚滚人流,苦笑,解释:“警察没有特权,买票也要排队,没法凭空变出票来。”

墨镜男子一脸的不相信:“你是不是警察?”

曹国民:“……我当然是。”

无奈之下,曹国民建议:“如果实在买不到票,要不先把你们送救助站?”

两个男子表示,不行,要回家。

曹国民只好让两人在警务室里休息一会,找了志愿者去查询,看还有没有同方向的列车可以买上票。

过了一会,志愿者跑回来说,去南宁方向的下午1点多就有一趟,去湖北方向的要等到晚上九点了。

“有票就行。”曹国民赶紧让志愿者带着两人去买票。

志愿者先带年轻一点的男子去买票,另一趟车因为发车晚,曹国民让墨镜男坐着等。

过了一会,志愿者回来,告诉曹国民,人已经送上车了,不过排队排到了,他却说没钱买票,车票钱是志愿者付的,200多块。

曹国民看看坐着的墨镜男,皱眉,他不会也没钱买票吧。

果然,墨镜男子说,他也没钱。

曹国民想了想:“如果没钱买票,就送救助站。”

墨镜男子反应也很快:“有钱,有钱。”

志愿者又带着墨镜男去排队买票,这回,他自己掏钱买票上了车。

送走墨镜男,曹国民打算喝口水,杯子没端起来,对讲机传来指挥中心的指令——东广场上有醉酒人员闹事。

曹国民立刻起身带着队员往东广场跑。

东广场外的通道上,不少群众在围观,民警赶到时,一个胖胖的中年男子已经被几个保安合力摁倒在了地上。

他满嘴酒气,还在大声呼喊:“小宝宝,过来叫叔叔!”

被“抢”的是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呆呆站在一旁,满脸惊慌,吓傻了。

男孩爸爸拄着双拐,看到民警,赶紧跟上来:“我和他不认识,这个人前面就一路跟着我,忽然过来掐我脖子,要把我儿子抱走,我说我把钱都给你,他也不要,还说他喝酒喝多了,杀人不犯法。”

曹国民一边安排队员把醉酒男子带走,一边俯下身来柔声安慰小男孩:“小朋友,没事的,警察叔叔都在这里,你不要怕。”

小男孩似乎还没缓过神来,看着曹国民,没吭声,茫然点了点头。

男孩爸爸说,他们是富阳人,到东站来送亲戚的,送完正准备回家,没想到就碰到了这样的事。

“你们一定要严肃处理这个人。”好在孩子没有受伤,休息片刻后,男孩爸爸带着儿子离开了。

醉酒男子意识模糊,面对警察询问,一直在胡言乱语,曹国民让队员带他回警务室醒酒。

这边民警在处理“抢孩子”,那边东站的电动扶梯上一阵惊呼,一位大姐背着个双肩大包,拖着个大行李箱,上扶梯的时候没站稳,摔倒了。

大姐的丈夫就在旁边,也是大包小包,想去搀扶,却腾不出手来。

巡逻路过的战鹰反恐队员眼疾手快,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去,按下了电梯上的紧急刹停按钮。

摔倒的大姐背的行李太重,躺地上被包压住没能爬起来,手里还紧紧拽着行李箱,战鹰反恐的队员先接过她的箱子,再把她搀扶起来。

“谢谢谢谢,东西太多了。”站稳之后,大姐很不好意思地道谢,确认大姐没受伤,队员们把她和丈夫送上电梯。

“厕所在哪里?”“卖票的地方怎么走?”“我要去乘车往哪边?”……

穿着警服的人只要一出现,就能收到无数问题。

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提前在网上买了过年回家的车票,到了火车站要取票,才发现自己被骗了,票是假的,根本取不出来,愁眉苦脸来警务室报警。

民警让他做了笔录,立了案,但票还得重新买。

“现在这个时候,我上哪去买票啊。”小伙子拖着行李,傻眼了。

民警问他,怎么不去正规网站买票?

小伙子欲哭无泪:“正规网站抢不到,找了代购中介,没想到遇到骗子。”

面对小伙子“你们能不能帮我买张票”的眼神,民警只能安慰说,赶紧去购票大厅问问,没准会有退票。

有一回,有个70多岁的大伯上门,说自己一早过来的,在外头坐了一整天了,离火车出发还有四个小时,想在警务室里睡一会。

民警转身看看,警务室就那么点大,除了值班警员,还有五六个战鹰反恐的队员,大家坐在一起都稍嫌拥挤。

“大伯,你看我们这里就这么大点地方,我们晚上值班也就是在沙发上靠一会,没地方睡呢。”

大伯看了一圈,没说话,叹了口气。

民警赶紧指着沙发:“要不先在这里靠会,喝点热水?”

靠墙摆的四张沙发,算是警务室里最“高档舒适”的家具了,即便如此,民警和队员们也很少会去坐——巡逻执勤的时候没有时间坐,有求助的人、醉酒的人带回来了,要让他们坐。

大伯在沙发上睡到车快开了,还是民警把他叫醒的。

进入春运时间后,这个小小的警务室每天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

除了借钱和买票实在帮不上,能够帮忙的,民警都尽量帮。

借热水的:管够。

问路的:公交地铁帮你查查好。

不会操作智能购票机的:现场教会……

虽然不是本职工作,但警员们不能拒绝,也不忍拒绝。

“千里万里大包小包,多苦多累就是想回家。”曹国民说:“快过年了,都不容易,能帮的就帮帮。”

 

春运繁忙,杭州东站警务室同样繁忙

来源:江干分局

2020-01-23 13:05:55 阅读量:

有人说,春运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1月10日,2020年春运拉开序幕,杭州火车东站在春运期间每天预计发送旅客20余万人次,还有一个地方也同样繁忙——位于东广场负一层的值班警务室。

警务室只有十几平方米,民警24小时值班,春运开始后,警务室和东站一样人挤人,多数是来求助的,求助理由五花八门,有借水借火借钱的,有迷路的,有来找地方睡觉的,有旅客之间吵架让民警主持公道的,更多的是让民警帮忙买票的……

民警们苦口婆心解释——警察的工作是维护治安惩治犯罪,不负责买票。

求助的人们不清楚,也不在乎,他们只知道,有事找警察,不找警察能找谁?

记者林琳

通讯员庞振煦 许雷阳

下午3点半,值班民警汪金鑫刚带领队员结束一圈例行巡逻,就接到了110指挥中心转来的报警电话:“东站东广场有人迷路,请求帮助。”

汪警官一路小跑,很快赶到了现场,在一家煎饼店前找到了迷路男子。

还没靠近,就闻到一股刺鼻的酒味。

男子拿着手机,还在口齿不清地说着什么,民警拍拍他,他摇摇晃晃转过身来,慢慢放下手机。

开煎饼店的是对小夫妻,两人一脸蒙,老板说,自己和老婆在这里看店,男子忽然跑过来,说自己迷路了,话讲不清楚,非要让他们帮忙报警,他们不知怎么办好,只好帮他打了110。

“他倒也没闹事,就是一直叫我们打电话,应该是酒喝多了。”老板指指摆在柜台上的一个塑料袋,这个袋子也是男子的,里面还有两听罐装啤酒。

说话间,男子摸出一根烟,边抽边向民警抱怨:“这火车站太大了,我找不到路了,忒吓人了。”

“你要去哪啊?”民警问他。

男子说,自己住在临平,要去翁梅找姐姐,要坐地铁。

“我身上没钱,我要取钱。”他没带行李,手伸进口袋里摸索了一阵,摸出一张银行卡,就要往民警手里塞,“你帮我去取个钱,密码我告诉你。”

“别别别,你别告诉我,你喝多了,先跟我们回去休息下。”男子走路有些踉跄,汪警官示意两个队员一左一右扶住他,把他带回警务室。

一路上,男子嘴里不停地嘟囔着,一会叫队员“警察叔叔”,一会叫汪警官“大哥”“老哥”。

到了警务室,他坐在沙发上,头埋在膝盖间,安静了一会。

汪警官给他倒了杯热水:“醉成这样,喝了多少啊?”

“我在火车上喝的,喝了65度的。”男子说着又开始找自己的塑料袋,“我袋子里还有两罐呢。”

问他为什么喝那么多酒,他没回答,一直嚷着要民警去取钱,说自己要回临平找姐姐。

看他醉成这样,民警试着联系他的家人过来接他。

可打开男子的手机,发现他的通讯录里只有三个联系人,分别是“我”“×哥”和华为客服。再翻微信,一共40个好友,都没有备注亲友关系。

民警问他,姐姐的号码是多少,他愣了一下,忽然笑了:“我就一个人,哪有姐姐?谁说我有姐姐?”

民警又检查了他的随身物品,除了一张银行卡,一张上海到杭州的火车票和一纸临时身份证明外,什么都没有了。

从身份信息上看,他34岁,老家在西北。

没办法,汪警官只能让他继续醒酒,等清醒了再离开。

男子开始跟陪着他的警员攀谈——

“我要回家,你帮我个忙,去ATM机取1000块钱。”

“老哥,你们天天在这里,收入多少呢?”

“我也不是名人,就喝点酒,我可以走了,我清醒了。”

“不是让你们给我买票,我打车花个一百两百都随便,我就想走……”

自说自话了一会,或许是累了,他躺在警务室的沙发上,睡得很熟,睡了近两个小时,男子揉揉眼睛,总算清醒了一些。“外面天都黑了,我要回去了。”

他说自己从上海回来,要在东站转地铁,去哪儿不肯说。

为了向民警证明自己真的清醒了,他站得笔直,然后当众走了一条直线:“看,直不直,直不直?”

民警放了心,怕他找不到路,把他送到了地铁口,临走前,男子豪迈地朝汪警官挥了挥手:“大哥,麻烦你了!”

1月14日是民警曹国民值班,早上十点多,有人敲响了警务室的门,门口站着两个男人,背着双肩大包。站在前面的40岁左右,戴着墨镜,后面的面容稚嫩些,一只手扶着前面人的肩膀,神情有些羞涩。

他们都是盲人。

“买不到回家的票了,不知道怎么办。”两人一个要回广西南宁,一个要回湖北恩施,都没有买到火车票,“想看看能不能走绿色通道。”

曹国民说:“走绿色通道也要票的,没有票没办法进站。”

两个男子站在门口不肯走。

“我在网上买票买了一个多月了,前天查还在抢票中,今天把钱又退回来了。”

“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工厂放假了没地方去。”

“汽车票没有了,火车票也抢不到,跟家里人说好今天回去的……”

基本都是戴墨镜的男子在说,后面的男子低着头,不大吭声。

他俩都是在萧山一个模具厂里打工的,做了两三个月,以往都在江苏打工,今年是头一回来杭州。

(上接B01版)

“以前我们过年回家也是找警察,他们很快就帮忙搞定了。”戴墨镜的男子很老练地说。

曹国民看着车站里的滚滚人流,苦笑,解释:“警察没有特权,买票也要排队,没法凭空变出票来。”

墨镜男子一脸的不相信:“你是不是警察?”

曹国民:“……我当然是。”

无奈之下,曹国民建议:“如果实在买不到票,要不先把你们送救助站?”

两个男子表示,不行,要回家。

曹国民只好让两人在警务室里休息一会,找了志愿者去查询,看还有没有同方向的列车可以买上票。

过了一会,志愿者跑回来说,去南宁方向的下午1点多就有一趟,去湖北方向的要等到晚上九点了。

“有票就行。”曹国民赶紧让志愿者带着两人去买票。

志愿者先带年轻一点的男子去买票,另一趟车因为发车晚,曹国民让墨镜男坐着等。

过了一会,志愿者回来,告诉曹国民,人已经送上车了,不过排队排到了,他却说没钱买票,车票钱是志愿者付的,200多块。

曹国民看看坐着的墨镜男,皱眉,他不会也没钱买票吧。

果然,墨镜男子说,他也没钱。

曹国民想了想:“如果没钱买票,就送救助站。”

墨镜男子反应也很快:“有钱,有钱。”

志愿者又带着墨镜男去排队买票,这回,他自己掏钱买票上了车。

送走墨镜男,曹国民打算喝口水,杯子没端起来,对讲机传来指挥中心的指令——东广场上有醉酒人员闹事。

曹国民立刻起身带着队员往东广场跑。

东广场外的通道上,不少群众在围观,民警赶到时,一个胖胖的中年男子已经被几个保安合力摁倒在了地上。

他满嘴酒气,还在大声呼喊:“小宝宝,过来叫叔叔!”

被“抢”的是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呆呆站在一旁,满脸惊慌,吓傻了。

男孩爸爸拄着双拐,看到民警,赶紧跟上来:“我和他不认识,这个人前面就一路跟着我,忽然过来掐我脖子,要把我儿子抱走,我说我把钱都给你,他也不要,还说他喝酒喝多了,杀人不犯法。”

曹国民一边安排队员把醉酒男子带走,一边俯下身来柔声安慰小男孩:“小朋友,没事的,警察叔叔都在这里,你不要怕。”

小男孩似乎还没缓过神来,看着曹国民,没吭声,茫然点了点头。

男孩爸爸说,他们是富阳人,到东站来送亲戚的,送完正准备回家,没想到就碰到了这样的事。

“你们一定要严肃处理这个人。”好在孩子没有受伤,休息片刻后,男孩爸爸带着儿子离开了。

醉酒男子意识模糊,面对警察询问,一直在胡言乱语,曹国民让队员带他回警务室醒酒。

这边民警在处理“抢孩子”,那边东站的电动扶梯上一阵惊呼,一位大姐背着个双肩大包,拖着个大行李箱,上扶梯的时候没站稳,摔倒了。

大姐的丈夫就在旁边,也是大包小包,想去搀扶,却腾不出手来。

巡逻路过的战鹰反恐队员眼疾手快,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去,按下了电梯上的紧急刹停按钮。

摔倒的大姐背的行李太重,躺地上被包压住没能爬起来,手里还紧紧拽着行李箱,战鹰反恐的队员先接过她的箱子,再把她搀扶起来。

“谢谢谢谢,东西太多了。”站稳之后,大姐很不好意思地道谢,确认大姐没受伤,队员们把她和丈夫送上电梯。

“厕所在哪里?”“卖票的地方怎么走?”“我要去乘车往哪边?”……

穿着警服的人只要一出现,就能收到无数问题。

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提前在网上买了过年回家的车票,到了火车站要取票,才发现自己被骗了,票是假的,根本取不出来,愁眉苦脸来警务室报警。

民警让他做了笔录,立了案,但票还得重新买。

“现在这个时候,我上哪去买票啊。”小伙子拖着行李,傻眼了。

民警问他,怎么不去正规网站买票?

小伙子欲哭无泪:“正规网站抢不到,找了代购中介,没想到遇到骗子。”

面对小伙子“你们能不能帮我买张票”的眼神,民警只能安慰说,赶紧去购票大厅问问,没准会有退票。

有一回,有个70多岁的大伯上门,说自己一早过来的,在外头坐了一整天了,离火车出发还有四个小时,想在警务室里睡一会。

民警转身看看,警务室就那么点大,除了值班警员,还有五六个战鹰反恐的队员,大家坐在一起都稍嫌拥挤。

“大伯,你看我们这里就这么大点地方,我们晚上值班也就是在沙发上靠一会,没地方睡呢。”

大伯看了一圈,没说话,叹了口气。

民警赶紧指着沙发:“要不先在这里靠会,喝点热水?”

靠墙摆的四张沙发,算是警务室里最“高档舒适”的家具了,即便如此,民警和队员们也很少会去坐——巡逻执勤的时候没有时间坐,有求助的人、醉酒的人带回来了,要让他们坐。

大伯在沙发上睡到车快开了,还是民警把他叫醒的。

进入春运时间后,这个小小的警务室每天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

除了借钱和买票实在帮不上,能够帮忙的,民警都尽量帮。

借热水的:管够。

问路的:公交地铁帮你查查好。

不会操作智能购票机的:现场教会……

虽然不是本职工作,但警员们不能拒绝,也不忍拒绝。

“千里万里大包小包,多苦多累就是想回家。”曹国民说:“快过年了,都不容易,能帮的就帮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