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9100X/2025-0026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杭州市公安局 | 发文日期: | 2025-09-15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文件编码: |
谭晓燕代表:
您在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推进杭州市反电信诈骗流程优化升级的建议》(拱墅49号)收悉。该建议内容详实、意见明确,既涉及群众和企业反响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又紧密契合当下市域社会治理、护企优商工作热点,充分展示了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先进性,也为推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行业部门,各界群众共同参与反诈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我局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根据《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关于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经商市委金融办、市商务局和市教育局等单位,现答复如下:
序号 | 具体诉求 | 答复内容 |
1 | 建立银行交易风险动态评估机制 | 在市金融办指导、市公安局推动下,目前在杭各银行业机构已建立银政数据联动核验机制,依托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定期开展异常开户信息排查和存量账户信息监测,对异常交易行为及时进行预警拦截。各区、县(市)银行与本地反诈中心建立信息推送机制,及时传递涉诈信息,双向赋能,不断优化模型标签体系和风险赋分规则。在此基础上,市公安局与市市场监管局联动推进我市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账户报备工作,规范审查处置,2025年以来已上报企业账户“白名单”2145个。 |
2 | 优化冻结与解冻流程 | 公安部、省公安厅对涉诈资金解冻有明确的工作标准和流程,目前暂无法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替代核查,相关解冻程序、时限须依规执行。根据公安部《关于规范办理刑事案件适用资金冻结措施的若干规定》、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被“总对总”管控账户申诉处置工作的通知》要求,任何资金账户若为涉诈账户的,无论交易金额、交易方式,均须依法开展冻结、研判、处置等工作。在解冻时限方面的规定是:冻结资金7日内上传执法办案系统;不属于涉诈资金的,3日内解冻;对账户整体冻结或者冻结关联账户的,1个月内核实;案情重大复杂的,经县级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个月;仍然无法查明的,再延长1个月,最多不超过3个月。 |
3 | 升级智能监测系统 | 在数据侧,省、市两级公安机关已分别建立反诈实战平台,全面汇聚公安部、省公安厅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在杭银行业机构、四大运营商和相关单位推送的预警和线索数据,支撑研判预警。在技术侧,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协调机制相关成员单位及银行、运营商等单位结合行业优势分别开发监测预警系统:如市公安局研发“反诈预警信息平台”,对多源预警信息进行二次研判,分级分类开展AI智呼劝阻、警力见面劝阻,今年以来成功劝拦被骗资金15亿余元;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和各商业银行建立银政数据联动核验机制,运用大模型技术及时监测拦截异常交易,如恒丰银行杭州分行建立的“异常取现预警系统”和“反诈批量检索程序”模型,市反诈中心联合阿里集团开展的涉诈高危手机号关联互联网账号整治工作,效果较好。下一步,将进一步总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案手段特点,学习借鉴先进做法,不断提升涉诈行为风险监测阻断能力。 |
4 | 开发智能决策辅助工具 | 市公安局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4年,迭代升级“96110”智能外呼系统,依托大模型、自然语言识别等技术,实现预警对象风险识别、劝阻话术适配等自动化、精准化,根据预警分级处置规则,中低危预警宣防劝阻覆盖率达100%,呼后被骗率仅0.183‰。2025年,会同科技企业开展研发工作,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研判领域,上线智能研判系统,实现全量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自动化、智能化研判。下一步将密切与高校、科研机构、高新企业的合作,加强学术交流和课题开发,推出更多赋能反诈实战的智能产品。 |
5 | 建立“防诈+营商”联席机制 | 关于联席机制,我市已成立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协调机制,我局依托该机制,会同商务、金融监管等部门定期召开会议,梳理在涉诈资金解冻等企业反馈高频问题,适时层报上级。关于企业财务人员反诈培训,目前市反诈中心在开展面上普宣的基础上,联动税务部门通过企业报税平台(每个企业每月都要登录报税)针对冒充老板骗财务的案件开展宣传。目前,各公安派出所均已配置反诈唤醒室等功能区,市反诈中心结合临平、拱墅等地经验做法,提炼总结的《“四断”“五步”见面劝阻策略》实效较好。 |
6 | 完善申诉与监督闭环 | 市级层面,市公安局联合工商银行推进“融安浙里通”杭州本地试点,目前累计线上受理“阳光解冻”424笔、解控296笔;依托96110咨询专线及“杭州反诈”微信公众号“涉企账户申诉”功能共计受理核查涉账户封控等问题申诉咨询1200余起。县级层面,各区、县(市)反诈中心已于今年5月分别开通全天候涉诈账户申诉热线,进一步拓展网上申诉办理渠道。此外,市民群众还可通过110、12389、市公安局门户网站以及各种线下接访等途径进行投诉,目前暂不考虑在“浙里办”新增投诉通道。关于账户冻结处置预警及问责,已纳入公安机关内部现行制度和机制范畴。 |
7 | 设置“沙盒监管”试点 | 依托合规企业账户保护机制,市公安局继续组织开展企业对公账户反诈“白名单”申报工作,对报备账户严格适用资金冻结措施,排除涉诈嫌疑后依法及时解除冻结,并定期做好白名单企业的防诈、反洗钱提醒。对因防诈误判导致损失的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执法纠错。 |
8 | 动态优化防诈规则库 | 2025年,市公安局大力推进反诈预警实战主干平台迭代升级和模型开发优化工作,充分融合公安、银行、互联网、运营商数据资源,产出高质量预警线索10万余条,直接避免受诈骗损失1亿余元,其中5起成功劝阻案例被公安部通报表扬。如针对当前突出的涉诈资金转移行为,建立专门线索平台,汇集相关单位数据,配套建立一批规范制度,及时拦截涉诈资金(折合人民币)近4000万元。下一步,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将牵头整合公安、银行、运营商、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深化反诈大模型等研究,围绕原始预警数据治理打标和构建二次融合研判模型两个核心,更大力度推进预警数据提质降量、黑灰产业高效整治、反诈宣防精准推送等工作。 |
感谢您对反诈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局门户网站(http://police.hangzhou.gov.cn),了解打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方面的工作信息。
杭州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