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9100X/2025-0006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杭州市公安局 发文日期: 2025-03-18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文件编码:
2024年杭州公安工作主要情况
发布日期:2025-03-18 浏览次数: 来源:杭州市公安局

2024年,杭州公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省公安厅和市委政法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守正创新、实干争先,扎实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新时代公安工作杭州高地建设,奋力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先行,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创造了持续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全年全市刑事警情、刑事案件同比持续下降,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同比下降10.54%,现发命案连续11年全破,助力杭州连续18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一、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以“忠诚”“夏季”“冬季”行动为牵引,持续深化突出违法犯罪打击,实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破案数、打处数、返还资金数和电诈受案数、案损数、百万元以上案件数“三升三降”。积极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扎实推进“净网”“护网”专项行动,成功侦办全国首例“网络水军”公益诉讼案件、全国首起利用AI技术侵犯公民信息案件。深化矛盾纠纷“谐调共治一件事”改革,创新“五联共调”机制,由纠纷引发的命案和故意伤害案件同比持续下降。出台全国首部《义警管理规范》地方标准,“一呼百应”等共治做法在全省推广,“民呼警为”协同共治模式形成集群效应。

二、全力护航经济社会稳进提质。创新大型活动安全监管模式,全市大型活动举办量同比增长111.8%。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吸引15.61万人落户杭州。牵头打造“AI Hangzhou”综合涉外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试点外籍“高精尖缺”人才地方认定标准,外籍人员在杭办理永居同比上升120%。在全国率先实现“办不成事”反映专窗全覆盖,先行试点出入境证件换补发“全程网办”、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网办率达到90.32%,办事满意度提至99.78%。探索超大城市交通治堵路径,拥堵指数在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超400万辆的城市中排名靠后。纵深推进生态警务建设,生态环境领域刑事破案数、强制措施数、移送起诉数同比上升,杭州生态警务工作写入《杭州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

三、全力推进警务运行高质高效。探索建立健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创新推进“多中心共脑、多场景集成、多管道归一”,AI民警、数智安保、“警舆一体化”等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持续推进全市县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和涉案财物管理中心提档升级,扎实开展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行政案件结案率、刑拘直诉率全省第一。“全国公安监管部门法治文明监所建设成效突出单位”数量列全国地市首位。

四、全力锻造“三能”过硬公安铁军。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高水平打造“五型”模范机关,常态化运行“战队党建”模式,以高质量党建锻造坚强战斗堡垒。纵深推进“全员人才”计划和教育训练“四强计划”,组建工作室、战队和兴趣沙龙330余个,刑侦理化战队建成全国首个全自动毒物筛查“熄灯实验室”。高水平推进清廉公安建设,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建成启用公安廉政教育基地,落实全面从严治警各项措施。上线运行“暖警网办中心”,创新推出系列普惠型暖警举措,大力弘扬先进典型事迹和公安英模精神,警察职业尊崇感、队伍归属感进一步提升。



索引号: 00249100X/2025-0006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杭州市公安局 发文日期: 2025-03-18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文件编码:
2024年杭州公安工作主要情况
发布日期:2025-03-18 浏览次数: 来源:杭州市公安局

2024年,杭州公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省公安厅和市委政法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守正创新、实干争先,扎实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新时代公安工作杭州高地建设,奋力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先行,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创造了持续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全年全市刑事警情、刑事案件同比持续下降,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同比下降10.54%,现发命案连续11年全破,助力杭州连续18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一、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以“忠诚”“夏季”“冬季”行动为牵引,持续深化突出违法犯罪打击,实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破案数、打处数、返还资金数和电诈受案数、案损数、百万元以上案件数“三升三降”。积极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扎实推进“净网”“护网”专项行动,成功侦办全国首例“网络水军”公益诉讼案件、全国首起利用AI技术侵犯公民信息案件。深化矛盾纠纷“谐调共治一件事”改革,创新“五联共调”机制,由纠纷引发的命案和故意伤害案件同比持续下降。出台全国首部《义警管理规范》地方标准,“一呼百应”等共治做法在全省推广,“民呼警为”协同共治模式形成集群效应。

二、全力护航经济社会稳进提质。创新大型活动安全监管模式,全市大型活动举办量同比增长111.8%。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吸引15.61万人落户杭州。牵头打造“AI Hangzhou”综合涉外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试点外籍“高精尖缺”人才地方认定标准,外籍人员在杭办理永居同比上升120%。在全国率先实现“办不成事”反映专窗全覆盖,先行试点出入境证件换补发“全程网办”、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网办率达到90.32%,办事满意度提至99.78%。探索超大城市交通治堵路径,拥堵指数在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超400万辆的城市中排名靠后。纵深推进生态警务建设,生态环境领域刑事破案数、强制措施数、移送起诉数同比上升,杭州生态警务工作写入《杭州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

三、全力推进警务运行高质高效。探索建立健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创新推进“多中心共脑、多场景集成、多管道归一”,AI民警、数智安保、“警舆一体化”等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持续推进全市县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和涉案财物管理中心提档升级,扎实开展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行政案件结案率、刑拘直诉率全省第一。“全国公安监管部门法治文明监所建设成效突出单位”数量列全国地市首位。

四、全力锻造“三能”过硬公安铁军。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高水平打造“五型”模范机关,常态化运行“战队党建”模式,以高质量党建锻造坚强战斗堡垒。纵深推进“全员人才”计划和教育训练“四强计划”,组建工作室、战队和兴趣沙龙330余个,刑侦理化战队建成全国首个全自动毒物筛查“熄灯实验室”。高水平推进清廉公安建设,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建成启用公安廉政教育基地,落实全面从严治警各项措施。上线运行“暖警网办中心”,创新推出系列普惠型暖警举措,大力弘扬先进典型事迹和公安英模精神,警察职业尊崇感、队伍归属感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