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临平分局 时间:2023-06-09 10:55:50 阅读量:

“当时我见到弟弟时,抓着他的手,我眼泪就掉下来了…”江苏的于大哥(化名)回忆起那一天,满是感慨,“一下子六七年过去了,只要回来了就好!”6月2日,临平区公安分局塘栖派出所收到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

“我文化不高,也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我代表我全家人,谢谢徐斌警察同志!如果不是您,我也不会找到失散六七年的弟弟。”信中内容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写信人于大哥真挚的感谢,这事还要追溯到前几日的一起警情之中。


一起警情,牵扯出六七年前的故事

5月15日,塘栖派出所接到中医院的求助电话,称有名患者看了病身上却没带够钱,又联系不上家属,不得已向派出所求助。接警后民警徐斌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在医院见到了患者小于(化名),他一米七的个子,身形极瘦,正虚弱地躺在病床上。

经询问,小于今年33岁,老家是江苏的,近些年一直独自在杭州临平打工。当天突发急性阑尾炎,他的工友见情况不对就帮他喊了120,等送来就近的医院做了手术后,小于却称没钱付钱,也不愿提供家属的联系方式。

徐警官本想询问其家属情况,让家里人帮忙照顾他,只是小于一提家里人就闭口不言,只有一句“早已不来往”的绝情话,而在徐警官的耐心疏导下,他才吐露了只言片语。原来,六七年前,二十岁出头的小于年轻气盛,和家里人起了些矛盾,一气之下决定独自出去闯荡。期间,他换了手机号,从未主动过问家里情况,也没有家里人联系方式。可是没学历、没专业技能的他在就业时屡屡碰壁,几年在外漂泊也没有存下多少积蓄,动完手术付不出钱。院方见此情况,便提出让于先生申请贫困证明,这样就可以免去医药费。话虽如此,却也只是解决了眼前问题,更让徐斌在意的是,小于和家中矛盾已久,又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如果不解决好,往后可能类似的问题还要发生。


多方查询,江苏哥哥踏上“寻亲之路”

出警回来后,徐斌就开始着手寻找于先生的家人。小于的户籍地在江苏省灌云县,徐斌辗转联系到当地的村委、派出所,向当地部门表明身份和说清来意后,一番找寻下终于查到小于哥哥的联系电话。5月23日,徐警官马不停蹄地给于大哥打去电话说明情况,电话里于大哥意外的同时,更多的是失而复得的惊喜。原来,这些年家里人也一直没放弃寻找小于的下落,得知消息后,于大哥表示马上从江苏赶来。

只是事与愿违,等于大哥赶到塘栖后,小于已经出院,双方未能见面。于先生就只得赶来所里求助,徐斌帮他查询到小于暂住地是在东湖,经过走访得知小于出院后没回去上班,而是辞了职往嘉兴方向去了,经过综合指挥岗监控查询,小于最后出现在上海一带。知道自己弟弟最新所在地后,于大哥就又踏上了“寻亲之旅”,徐斌也第一时间联系当地派出所,希望对方能协助找人,加快效率与进程。好在于先生最后顺利在上海找到了弟弟小于。


兄弟见面,“只要回来了就好!”

“当时见到弟弟,抓着他的手,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提到见面的场景,于大哥满是动容,“他疲惫虚弱,像个流浪汉一样,看得出来这些年在外面过得不好…”于大哥比小于年长三岁,从小两人情谊深厚。只是小于离家出走后,在外奋斗了六七年,工作上却一直没起色,不愿意联系家里人。也许是多年在外漂泊的辛苦与无助充斥着小于的内心,所以真的见到家人后,小于也破防了,和家里人重归于好,愿意跟着哥哥回到老家。

6月2日,徐斌收到了于大哥从江苏寄来的锦旗和感谢信。

“目前小于正在家里面调养身体,前几天我们又带他到医院里做了复查,状态还好,”于大哥告诉徐斌,“家里亲戚也都来看望过他了,只要他回来了就好,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见到弟弟,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谢谢你们!”一次出警,意外找回失散六七年的亲人

来源:临平分局

2023-06-09 10:55:50 阅读量:

“当时我见到弟弟时,抓着他的手,我眼泪就掉下来了…”江苏的于大哥(化名)回忆起那一天,满是感慨,“一下子六七年过去了,只要回来了就好!”6月2日,临平区公安分局塘栖派出所收到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

“我文化不高,也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我代表我全家人,谢谢徐斌警察同志!如果不是您,我也不会找到失散六七年的弟弟。”信中内容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写信人于大哥真挚的感谢,这事还要追溯到前几日的一起警情之中。


一起警情,牵扯出六七年前的故事

5月15日,塘栖派出所接到中医院的求助电话,称有名患者看了病身上却没带够钱,又联系不上家属,不得已向派出所求助。接警后民警徐斌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在医院见到了患者小于(化名),他一米七的个子,身形极瘦,正虚弱地躺在病床上。

经询问,小于今年33岁,老家是江苏的,近些年一直独自在杭州临平打工。当天突发急性阑尾炎,他的工友见情况不对就帮他喊了120,等送来就近的医院做了手术后,小于却称没钱付钱,也不愿提供家属的联系方式。

徐警官本想询问其家属情况,让家里人帮忙照顾他,只是小于一提家里人就闭口不言,只有一句“早已不来往”的绝情话,而在徐警官的耐心疏导下,他才吐露了只言片语。原来,六七年前,二十岁出头的小于年轻气盛,和家里人起了些矛盾,一气之下决定独自出去闯荡。期间,他换了手机号,从未主动过问家里情况,也没有家里人联系方式。可是没学历、没专业技能的他在就业时屡屡碰壁,几年在外漂泊也没有存下多少积蓄,动完手术付不出钱。院方见此情况,便提出让于先生申请贫困证明,这样就可以免去医药费。话虽如此,却也只是解决了眼前问题,更让徐斌在意的是,小于和家中矛盾已久,又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如果不解决好,往后可能类似的问题还要发生。


多方查询,江苏哥哥踏上“寻亲之路”

出警回来后,徐斌就开始着手寻找于先生的家人。小于的户籍地在江苏省灌云县,徐斌辗转联系到当地的村委、派出所,向当地部门表明身份和说清来意后,一番找寻下终于查到小于哥哥的联系电话。5月23日,徐警官马不停蹄地给于大哥打去电话说明情况,电话里于大哥意外的同时,更多的是失而复得的惊喜。原来,这些年家里人也一直没放弃寻找小于的下落,得知消息后,于大哥表示马上从江苏赶来。

只是事与愿违,等于大哥赶到塘栖后,小于已经出院,双方未能见面。于先生就只得赶来所里求助,徐斌帮他查询到小于暂住地是在东湖,经过走访得知小于出院后没回去上班,而是辞了职往嘉兴方向去了,经过综合指挥岗监控查询,小于最后出现在上海一带。知道自己弟弟最新所在地后,于大哥就又踏上了“寻亲之旅”,徐斌也第一时间联系当地派出所,希望对方能协助找人,加快效率与进程。好在于先生最后顺利在上海找到了弟弟小于。


兄弟见面,“只要回来了就好!”

“当时见到弟弟,抓着他的手,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提到见面的场景,于大哥满是动容,“他疲惫虚弱,像个流浪汉一样,看得出来这些年在外面过得不好…”于大哥比小于年长三岁,从小两人情谊深厚。只是小于离家出走后,在外奋斗了六七年,工作上却一直没起色,不愿意联系家里人。也许是多年在外漂泊的辛苦与无助充斥着小于的内心,所以真的见到家人后,小于也破防了,和家里人重归于好,愿意跟着哥哥回到老家。

6月2日,徐斌收到了于大哥从江苏寄来的锦旗和感谢信。

“目前小于正在家里面调养身体,前几天我们又带他到医院里做了复查,状态还好,”于大哥告诉徐斌,“家里亲戚也都来看望过他了,只要他回来了就好,日子会越过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