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男,今年52岁,中共党员。2001年1月从武警部队转业后加入临安公安,现为昌化派出所民警(一级警长),也是分局警务技能教官团队的负责人,龙岗训练基地的总教官。
主要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3次,先后荣获第七届中国(临安)森林生态博览会先进个人、第二届临安市十佳司法干警、杭州市公安机关“优秀军转民警”、杭州市公安局优秀教官、全市“反恐防暴先进个人”、临安区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
马军,临安公安分局龙岗训练基地专职教官,警营里的“总教头”,这个称呼对他来说一点也不为过,二十一年的从警生涯,通过实战不断夯实自身的警务执法能力,在警队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身心投身警务技能教育培训工作,为临安分局乃至全市公安机关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能征善战的基层民(辅)警,实现了从武警中队指导员到临安公安“金牌教官”的华丽转身。
“军绿”到“藏蓝”,都是梦想使然
谈及梦想,马军总说他是幸运的,人生两个梦“当兵”和“当警察”,现在都实现了,而且都很精彩。
1989年3月,马军实现了人生第一个梦想---参军入伍,在武警江苏总队南京支队服役,守护着横跨浩渺长江之上的南京长江大桥。
2001年1月转业那年,面临众多选择,马军毅然决然选择加入公安队伍,实现了人生第二个梦想---警察梦!
初到公安,马军成为昌北派出所一名农村基础民警,和所里的小年轻一起 ,干起了基层派出所最繁琐、最杂碎的活。面对和军旅生涯完全不同的公安工作,马军适应得很快,他说“我是一块砖,哪儿需要哪儿搬!”
打铁还需自身硬,12年的军旅生涯,马军经历过部队的魔鬼式训练。自身着“藏蓝”扎根基层一线,每天有忙不完的事务,他却并没有埋没部队里练就出来的军事技能底子,依然坚持学习训练,不断磨砺自身警务实战本领,很快在各类警务技能比武中崭露头角。
作为一名教官,服务实战才是王道
当一名优秀的警务技能教官,除了理论功底扎实,更多的是要为实战服务。他结合基层派出所的实战经验,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将战术、射击、格斗、警械使用等警务技能与实战完美贴合,形成自身的一套教案,通过组训、小组作战、实战等训练形式实现战训合一,他也因此成为全市初任民警岗前培训班、警衔晋升培训班实战警务技能教官。
分局建立龙岗训练基后,作为分局警务技能教官团队负责人的马军,自然而然成为驻扎在龙岗训练基地的“总教头”,承担着全局民警和辅警警务技能的教育训练工作,并负责遴选分局各业务警种骨干,不断做强做大分局教官团队。
“现在,新招录的民(辅)警,起初面对突发情况不知道如何应对,我要教他们遇到不同情况如何有针对性的处置,在工作中不仅能保护群众,更能保护自己。”马军说。
多年的教官经验,再加上他的与时俱进,积累了一些教学成果。比如针对110接警工作,他总结开发了“查验身份证件四规范”、“现场盘查技巧”、“人车查缉战术”、“徒手控制技术”“接处警现场协同”等课题,制作了《110接处警民警与辅警的协同战术》、《派出所内部安全防范》等专题课程,通过实战教学、送教上门,大大提升全局基层警务实战和内部安全防范水平。
警营外大家,也亲切地称呼他为“马教官”
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治安形势,提高社会安保力量的应急反应和综合实战能力,2015年以来,马军平均每年为医院、大型综合体商场、学校等重点单位培训30余次,培训社会安保力量3000余人,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马教官”。
“每个参加培训的安防人员,都要会准确使用钢叉、盾牌、警棍等防爆反恐器材,还要学会相互配合,快速有效处置突发事件。”马军介绍。为使培训更加有效果,他实行场景化教学,针对不同单位不同场景,设置不同科目,开展实战演练、模拟演练,从而大大提升安防人员的实战处置能力。
“马教官的课程理论和实操相结合,通俗易懂,让我们在遇到突发事件不会乱了阵脚,知道该如何应对。”临安某大型商场的王经理这样说道。
传道授业,提高每一位安防人员的实战技能,就是保护他们的自身安全,更是快速制伏不法分子的“武器”,马军已将此作为教官事业的坚定信念。
“前半生”保卫祖国,“后半生”守护平安。从一名军人转变为业精技强的“金牌教官”,马军用实际行动谱写着一名人民警察的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