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乾良,男,1964年出生,现任文新派出所专职值班接待民警。专心朝着一个方向奋力前进很难,但勇于跳出舒适圈,奔往未知的前路更不简单。
曾经的他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从三尺讲台到热血警营,他完成了从教师到警察的角色转变,从此开始了他的基层公安工作,这一干就是28年。如今的他,风雨不改每天值守在值班接处警的前沿阵地,热情服务群众,维护一方平安。
精准研判,快速找回遗失手机
2022年1月6日,文新派出所接到群众李女士求助,称其走路时手机不小心从口袋掉落丢失,里面有很多重要资料,希望民警能帮他找回。看到李女士非常着急,傅乾良一面安慰李女士,一面安排监控员根据李女士提供的行走轨迹,调取路面视频进行排查,最终找回了手机。
经核实无误后,傅乾良将手机归还给了李女士。拿回失而复得的手机,李女士十分开心,还特地制作了一面锦旗亲自送到派出所表达谢意。
“小案”虽小,却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小案不小办,这才是真正的守护群众,服务群众,才能让群众获得更实在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辗转千里,为受骗群众追回35万元
这是一封2019年4月18日的感谢信,这封信来自辖区的一位老奶奶,老奶奶姓陈,今年75岁。陈奶奶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被一位林先生以炒股赚钱的名义骗取35万元,这35万元可是老奶奶大半辈子积攒的养老积蓄!
在接到陈奶奶的报警后,傅乾良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人员根据陈奶奶提供的情况进行止损,陈奶奶在民警面前情绪激动,交谈中多次哽咽,傅乾良民警一边安抚陈奶奶,一边为陈奶奶制作笔录,办理手续,经过两个多月的侦查,最终将陈奶奶损失的35万元追回。
陈奶奶面对追回的35万元再度哽咽:“是我太轻信了别人的话,给警方添麻烦了,我没碰到过这种事情,没想到会遇到坏人,我都不敢和子女说,这段时间我真的很痛苦,还好有民警一直在帮助我,真的谢谢你们。”傅乾良民警轻声安抚着陈奶奶:“没事的,钱追回来就好,以后不要再被骗了,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和我们说,我们也是你的家人。”
情系百姓,千里调函抚民心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文新派出所值班室接到辖区群众田先生来电:“谢谢傅警官,我和妈妈联系上了,人没事,真是万分感谢!万分感谢!”
事情要追溯到2019年8月9日上午9点30分左右,田先生来派出所求助,称72岁高龄的老母亲乘坐8日早上的航班从哈尔滨到云南旅行,16时50分到昆明机场转机时曾经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告诉家人会在21时30分到普洱,但是21时40分田先生打电话给母亲手机关机,22时再打关机,23时还是关机……直到9日上午,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家人非常着急,可是山高水远,鞭长莫及,田先生一家人束手无策,唯一想到的就是求助派出所。
出发地在哈尔滨,目的地在普洱,中间在昆明转机,张老太太的轨迹一直都在外省,查找难度非常大,值班民警傅警官首先通过协查函得到了昆明市局110指挥中心的协助,得到的反馈是昆明机场的公安机关确认田先生母亲确实登上了飞往普洱的航班,于是傅警官再次发协查函到普洱市局110指挥中心。
很快,普洱当地的公安机关就找到了张老太太,正在旅馆休息的老太太见到上门的警察也是一头雾水,查看手机后才恍然大悟,在昆明登机时空乘帮助老太太设置了飞行模式,到达目的地后老太太一直没有解除该模式,所以手机一直处于“失联”状态。
人在外地,72岁高龄,手机关机,失联超过12个小时,在短时间内就找到,且人员安全,在旁人看来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文新派出所的这位傅警官做到了,而且只用了两张协查函。
别具匠心,首创“三色”首问责任机制
一切都在改变,永远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创新精神永远是时代发展的刚需。作为坐堂民警,傅乾良秉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为实现多数群众的诉求,确保群众到所报案、投诉“有求必应”,2021年8月以来,在首问即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三色”首问责任机制,即坐堂民警根据群众反映、求助事件的紧急程度,依照特急、紧急、普通排序。
将首问责任事项分为红色、橙色、蓝色“三色”进行分类处置,由值班所领导负责三级分类把关,按照紧急程度不同,落实“一案一评估、一类一对策”,加强法制等专业警种的支援力度,以专业化提升办理实效性,大大提升了案事件的办结率,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增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当人生中最好的年华即将逝去,他的目光依然坚定,步伐更加从容。如今,傅乾良继续在为民服务的战场上挥洒汗水,无私奉献。怀着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满腔热情,守护百姓的平安,勇于担当、矢志不渝,用初心不改的默默付出,践行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