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临安分局 时间:2022-04-14 14:55:46 阅读量:

马佳强,男,42岁,党龄19年,2004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巡(特)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

主要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4次、杭州市优秀公务员4次、杭州市公安局岗位标兵、临安区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度临安公安分局天目卫士等荣誉。

一张硬朗刚毅的脸,拥有清晰的骨骼和筋肉感,动与静、快与慢、力量与智慧、闪光与黯淡,明明白白相矛盾着,却完完整整落在了这个人身上,他就是巡(特)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马佳强。十八年特警生涯一路走来,他始终保持着特警刚毅英勇的动脉,是能看得出、冲得出、豁得出的“尖刀”。

平常时间不辜负每一次训练

当特警一直是马佳强从小的梦想,帅、酷、炫.....还有守护人民的自豪感。命运总是眷顾给有准备的人,2004年马佳强如愿以偿成为巡(特)警大队的一名特警。当梦想成真的那一刻,他感觉身体里的血液都在沸腾。他开始没命地投入刻苦的训练,擒拿格斗、泅渡、射击、负重跑等各项技能和体能一样不落,他也因此成为了大队的训练教官。



训练场上,他不但对自己“狠”,对队员也严格要求。“作为教官,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兄弟们流血负伤,训练场上多流一滴汗,战场上就少流一滴血!”他不仅这样说,也是这么做的。

训练,虽然热血激烈,但并非单纯的力量输出,需要力量、技巧和智慧的融合。活力的背后,是来自于他安安静静地坐下来,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一丝不苟制作每一个教案,认真严谨复盘每一次实战,反复地实践、完善和提升。这种严格下的日常规范养成实际上是对战友的另一种保护。

关键时刻不怠惰每一次重任

2021年9月,巡(特)警大队承担了两场实战演练,时间紧、规模大、要求高,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特别是区反恐维稳应急实战演练,从接到任务通知到正式演练只有短短12天的时间。马佳强作为反恐维稳应急实战演练的具体负责人之一,才刚结束一场规模实战演练,还来不及喘口气,紧接着就投入下一场的战斗。

从方案的最初制定、到场地的情景搭建、再到一遍又一遍组织200多名特警和群演的演练,马佳强全流程参与,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作为演练导演,那段时间,他天天在训练场里泡着,从早到晚一刻不得闲,人员车辆安排、科目流程、道具使用......每一个环节都事无巨细。

由于高强度的工作,他的声带受损失声了,皮肤也因为长时间在户外暴晒秃噜了皮,同事们看了都挺心疼他的。当正式演练开始倒计时的时候,训练中三百多斤的警用摩托车压在了他的身上,导致左脚半月板弯曲,右手手腕骨折。领导下达强制休息令,但骨子里不肯服输的他愣是没有执行,打着石膏、拄着拐杖天天出现在训练场。

重压之下必有勇夫,他最终扛了下来,圆满完成了实战演练,实现了不起的零差错,这其中的艰辛和困苦在此刻都是值得的。

很少有人生来就热爱一项事业,马佳强只是认定了一项事业后,选择热爱它。热爱它的艰辛,热爱它的每一个环节,热爱让他翻越了工作中的每一座“山”,每翻越一座,他都成长了一点点。

危急时刻不畏惧每一次考验

2019年8月,台风“利奇马”袭击临安,突如其来的山洪让所有人措手不及。辖区派出所和交警冲了上去,特警冲了上去,全体公安民警、辅警全都冲了上去,转移受困群众、设卡执勤、交通管控、安置人员......

危险在哪里,特警就在哪里。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马佳强带领15名队员,挺进救援任务较重的天目山镇。此时,东天目山一带山体已出现多处塌方,山洪冲毁了部分路基,刨出了一个个大洞。“前方有险情,你们千万要确保自身安全。”指挥部给他们下达了指令。“保证完成任务,一定平安返回。”马佳强心里明白这是背水一战,没有退路。

他和队员们带着专业装备,沿着天目溪徒步逆行而上到达上游,又沿溪而下逐一搜寻受困群众。说不紧张、不害怕那都是假的。一路上大雨滂沱,沿线都是大大小小的塌方,还有被洪水掏空随时会崩塌的道路。面对大自然的咆哮,人显得实在太渺小了,稍不留神,就会卷入山洪之中,被彻底吞噬。

直到安全转移完最后一批受困群众,马佳强和队员们才发现已是满身的泥水和深深浅浅的伤口。

并不是他不知畏惧,因为处突应变,身心必须千锤百炼,因为肩负神圣使命,特警必须一往无前。

如今的他,在快与慢、动与静的交锋中砥砺前行,久久为功,用一腔热血守护着一方群众。“我愿做尖刀上的‘刀尖’”,这是他和所有临安特警的共同心声!

护航亚运 践行“三能” | 马佳强:愿做尖刀上的“刀尖”

来源:临安分局

2022-04-14 14:55:46 阅读量:

马佳强,男,42岁,党龄19年,2004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巡(特)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

主要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4次、杭州市优秀公务员4次、杭州市公安局岗位标兵、临安区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度临安公安分局天目卫士等荣誉。

一张硬朗刚毅的脸,拥有清晰的骨骼和筋肉感,动与静、快与慢、力量与智慧、闪光与黯淡,明明白白相矛盾着,却完完整整落在了这个人身上,他就是巡(特)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马佳强。十八年特警生涯一路走来,他始终保持着特警刚毅英勇的动脉,是能看得出、冲得出、豁得出的“尖刀”。

平常时间不辜负每一次训练

当特警一直是马佳强从小的梦想,帅、酷、炫.....还有守护人民的自豪感。命运总是眷顾给有准备的人,2004年马佳强如愿以偿成为巡(特)警大队的一名特警。当梦想成真的那一刻,他感觉身体里的血液都在沸腾。他开始没命地投入刻苦的训练,擒拿格斗、泅渡、射击、负重跑等各项技能和体能一样不落,他也因此成为了大队的训练教官。



训练场上,他不但对自己“狠”,对队员也严格要求。“作为教官,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兄弟们流血负伤,训练场上多流一滴汗,战场上就少流一滴血!”他不仅这样说,也是这么做的。

训练,虽然热血激烈,但并非单纯的力量输出,需要力量、技巧和智慧的融合。活力的背后,是来自于他安安静静地坐下来,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一丝不苟制作每一个教案,认真严谨复盘每一次实战,反复地实践、完善和提升。这种严格下的日常规范养成实际上是对战友的另一种保护。

关键时刻不怠惰每一次重任

2021年9月,巡(特)警大队承担了两场实战演练,时间紧、规模大、要求高,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特别是区反恐维稳应急实战演练,从接到任务通知到正式演练只有短短12天的时间。马佳强作为反恐维稳应急实战演练的具体负责人之一,才刚结束一场规模实战演练,还来不及喘口气,紧接着就投入下一场的战斗。

从方案的最初制定、到场地的情景搭建、再到一遍又一遍组织200多名特警和群演的演练,马佳强全流程参与,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作为演练导演,那段时间,他天天在训练场里泡着,从早到晚一刻不得闲,人员车辆安排、科目流程、道具使用......每一个环节都事无巨细。

由于高强度的工作,他的声带受损失声了,皮肤也因为长时间在户外暴晒秃噜了皮,同事们看了都挺心疼他的。当正式演练开始倒计时的时候,训练中三百多斤的警用摩托车压在了他的身上,导致左脚半月板弯曲,右手手腕骨折。领导下达强制休息令,但骨子里不肯服输的他愣是没有执行,打着石膏、拄着拐杖天天出现在训练场。

重压之下必有勇夫,他最终扛了下来,圆满完成了实战演练,实现了不起的零差错,这其中的艰辛和困苦在此刻都是值得的。

很少有人生来就热爱一项事业,马佳强只是认定了一项事业后,选择热爱它。热爱它的艰辛,热爱它的每一个环节,热爱让他翻越了工作中的每一座“山”,每翻越一座,他都成长了一点点。

危急时刻不畏惧每一次考验

2019年8月,台风“利奇马”袭击临安,突如其来的山洪让所有人措手不及。辖区派出所和交警冲了上去,特警冲了上去,全体公安民警、辅警全都冲了上去,转移受困群众、设卡执勤、交通管控、安置人员......

危险在哪里,特警就在哪里。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马佳强带领15名队员,挺进救援任务较重的天目山镇。此时,东天目山一带山体已出现多处塌方,山洪冲毁了部分路基,刨出了一个个大洞。“前方有险情,你们千万要确保自身安全。”指挥部给他们下达了指令。“保证完成任务,一定平安返回。”马佳强心里明白这是背水一战,没有退路。

他和队员们带着专业装备,沿着天目溪徒步逆行而上到达上游,又沿溪而下逐一搜寻受困群众。说不紧张、不害怕那都是假的。一路上大雨滂沱,沿线都是大大小小的塌方,还有被洪水掏空随时会崩塌的道路。面对大自然的咆哮,人显得实在太渺小了,稍不留神,就会卷入山洪之中,被彻底吞噬。

直到安全转移完最后一批受困群众,马佳强和队员们才发现已是满身的泥水和深深浅浅的伤口。

并不是他不知畏惧,因为处突应变,身心必须千锤百炼,因为肩负神圣使命,特警必须一往无前。

如今的他,在快与慢、动与静的交锋中砥砺前行,久久为功,用一腔热血守护着一方群众。“我愿做尖刀上的‘刀尖’”,这是他和所有临安特警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