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冒充场口镇朱女士的老板让她转账157万元,幸好被96110富春智呼队员劝阻;无独有偶,新登镇的李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差点损失20多万元……
反诈是一场全民大作战,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将骗子一军,你需要了解骗子可能会使用的各种套路。为此,本报开辟《96110反诈在行动》栏目,为市民拆解各种诈骗套路。如果你遭遇诈骗,或者差点被骗,可以拨打本报热线63344556,说出你的经历,提醒更多市民。
案例一:“老板”让她转账157万元到指定账户,说有急用
“太刺激了,157万元呀!要真转出去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还清!”场口镇百丈畈工业园区某公司财务朱女士至今心有余悸。前不久,有人冒充老板让她转账,幸好被96110富春智呼队员劝阻。可是,明知有这种诈骗手段的她,为何还差点被骗?
当天中午,场口派出所接到分局下发的预警指令,百丈畈工业园区内,有位财务人员疑似正在和诈骗分子通话。情况紧急,96110场口分中心“智呼组长”寿少华第一时间与当事人取得联系,确认对方正打算向“老板”转账后,他简明扼要地说:“我们发现你可能正在和诈骗分子联系,请立即停止账务操作,我们的民警将马上来核实情况。”
在劝阻的同时,寿少华将相关信息报送至值班民警周天煜处。周天煜迅速带队赶往现场核实,并及时联系到该公司老板,说明情况,得知老板并无转账需求。在该公司的财务室内,周天煜见到了这位差点上当的财务朱女士,她依旧后怕:“我知道有冒充老板这种诈骗,你们来宣传过了,但他们做得太真了,要不是你们及时打进电话,我真不知道下一步会如何。”
原来,同样是冒充领导,骗子现在诈骗越来越有“程序”。在冒充领导之前,他们先以银行的名义向公司财务室打进电话,接电话的正好是朱女士,对方用标准普通话问,公司当日是否有财务转账申请,朱女士表示要向领导核实,结果挂了电话没多久,她便收到“老板”和一位“股东”的QQ好友邀请,实际上,这只是诈骗分子挂了他们头像和名字的假账号。但朱女士因为刚接了“银行”电话,先入为主地认为可能是老板和股东来商量转账的事。
果然,她很快被拉进一个3人群,“老板”先问她现在单位有几张卡,她回答两张,“老板”又问余额多少,朱女士没多想,直接把两张卡的余额截图发了过去。之后,“老板”便让朱女士打157万元到他指定的账户,说有急用。
朱女士心存疑惑,但是又担心公司业务受损,于是打电话给老板确认,电话一直没有人接听,正犹豫不决是否需要马上转账时,显示为96110的电话打进来了。她赶紧接起,电话正是寿少华打来的。被劝阻之后,朱女士才确定,原来这就是传闻中的冒充老板诈骗,幸亏自己没转账,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为提高辖区企业工作人员的反诈意识,场口派出所对每家企业都做过反诈宣传,这家企业的墙上还贴着他们的反诈海报。为了防止再出现被骗的情况,民警还帮助朱女士和其他企业员工下载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不光是财务人员,其他员工日常也要提高反诈意识,多看看新闻,了解相关案例,做到心里有数。”临走时,民警反复叮嘱。
案例二:被一个电话“吓傻”,差点损失20多万元
上周的一天,新登镇的李女士正带着女儿准备去上培训班,突然接到一个“009737”开头的陌生电话。李女士接起后,电话那头的陌生男子自称是某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准确无误地说出了她的姓名、身份证号及银行卡号,并说她在网上传播不良信息,还涉及多起诈骗案件。
李女士听完后惊慌失措,情绪激动地和对方说:“怎么可能,我从来没做过这些事呀!那现在要怎么办?”
“你先别着急,只要配合我们,按照我说的去做,我们会保护你的安全,否则2小时后你的手机将停机,银行卡将被冻结。”对方“安抚”李女士。
听到这些后,李女士随即表示愿意配合其开展工作。接下来,她按照对方的要求,加QQ、下载App,并不间断地与其保持联系。其间,对方还告知李女士,这事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包括她的家人、朋友,都不能透露,不然至少要坐3—5年牢。李女士都照做了。
几个小时后,对方开始让李女士将名下存折上的存款转到其提供的“安全账户”中,并说若不这样操作,她名下所有资产都会被冻结。
就在李女士拿不定主意时,公安富阳分局新登派出所96110智呼专员联系了她:“我们怀疑和你联系的是诈骗分子,请你千万不要转账,等待民警到现场核实。”
很快,值班民警闻仙瑜与李女士见面,当面向她揭露骗子的诈骗手段,并告知其碰到的就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在民警的耐心劝解和宣传下,李女士恍然大悟,成功保住了自己20多万元存款。
李女士对民警说:“我接到电话后真的吓死了,对方能详细报出我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号,幸好你们及时给我打电话,不然我这么多年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20多万元就打水漂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警方提醒,接到任何陌生人的电话都不要慌张,涉及转账、汇款等情况时,可以拨打96110反诈热线咨询和确认,防止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