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公安局 时间:2021-04-29 11:03:47 阅读量:

点击播放视频

视频:金莹


从退休那天算起,这已经是第5个年头了,但孙海洋每天仍坚持阅读刑侦方面的专业书籍,学习最新的破案思路和趋势。

问他有什么用?这位退休的高级痕迹工程师、浙江首批刑侦专家乐呵呵地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与时代脱节……”


丨年轻时孙海洋工作照


这也是40年多前,那个还是毛头小子的孙海洋所持有的心态。曾是插队知青的他,在参加公安工作的第一年,就被杭州市公安局选派到当时的中央警校(中国刑警学院的前身)进修深造。此后的那些年里,他一直在做同一件事:现场勘察、痕迹鉴定,还参与侦破过不少轰动一时的大案要案。


丨向刑侦专家李昌钰学习、请教


甚至当年的杭州公安系统有个说法,只要孙海洋到了现场,必有重大收获。

“那时候,我们没有生物检材,没有通讯设备,连先进的视频监控都没有,我们全凭一双眼、一块放大镜、一只勘察包,走遍天下;欣慰的是,我们都挺过来了,把这些案子都破了!”谈起年轻时的自己,孙海洋感慨道。



“背上那只箱子,

我就赶紧往外跑”

孙海洋生于1956年,20岁参加工作,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大量流动人口涌入杭州,杭州的治安一度面临巨大冲击,各类刑事案件一度呈现出高发的态势。


丨孙海洋向我们缓缓讲述


“光是凶杀案,那时候每年就有一两百起,几乎每两三天都要出一个现场,不分昼夜……”孙海洋记得,当时他的吃住几乎都在单位,通宵加班更是家常便饭。但那段岁月,孙海洋积攒了很多办案的经验,还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丨年轻时孙海洋和同事配合检验证物


“一个案子,都是从犯罪现场开始的。我们这些技术人员就是和犯罪现场打交道。现场勘察、痕迹鉴定,是我们工作的起点。成败,就在于我们能否从现场的蛛丝马迹中,提取到关键的证据。”孙海洋说,这份工作其实非常枯燥,有时候在现场,一蹲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都有可能毫无收获,“所以我们必须耐得住时间、耐得住寂寞。”

1982年发生在淳安山区的一起灭门案件,给孙海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的报警人反映,当地一家六口被人残忍地杀害。



“那天下了很大的雪,案发地点非常偏僻,都没什么人。”赶到现场后,只有26岁的孙海洋很快就被现场的血腥震撼了,“地上、床上,到处都是血迹,根本无从下脚。而且屋子里的光线很差,取证很难……”

尽管如此,他还是强忍着心中的不适,蹲在现场反反复复寻找证据。终于,在勘察了一个通宵后,他终于在死者房间角落的一只箱子上,提取到了半枚淡淡的指纹。虽然一宿没睡,孙海洋已非常疲惫,但这个发现立马让他激动地跳了起来,想到其他的侦察员还在村子的各个角落开展工作,顾不上休息,赶紧背上那只箱子就跑了出去。


丨年轻时孙海洋勘探现场


“我从没这么兴奋过,当时就想着,要是他们手上有嫌疑对象,正好可以第一时间甄别掉。”不过当时,另一组侦查员确实找到了一名嫌疑人——这名男子在案发前一天刚好被死者训斥过。不过经过孙海洋现场的比对,男子的嫌疑被排除了。

如果这名男子不是,凶手又是谁呢?“刚好当时我看到,我们的老处长正在一户农户家里走访,就背着箱子过去了,结果现场一比对,真的比中了……”随后经过反复的比对,终于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丨年轻时孙海洋勘探现场


犯罪嫌疑人是同村的一名年轻男子。据其交代,当年他着急想找对象,但苦于生活拮据,又以为死者一家相对比较富裕,便动起了抢劫杀人的念头,可没想到不仅没抢到多少财物,案发第二天就被抓获了。


丨孙海洋和同事们


“这些意外的发现,

给了我破案的信心”

在孙海洋的从警生涯中,类似的经历还有不少。很多时候,他都只能通过一滴血、一根头发、现场残缺的鞋印,以及诸如此类的细微的、甚至肉眼不可见的线索中,提取到关键的证据。在他看来,突破的关键,既有敏锐细致的观察,也有锲而不舍的坚持,还有熟练运用科技的力量。


丨年轻时孙海洋勘探现场


上世纪90年代,杭州钱江二桥附近的铁路边发现一具无名女尸。现场几乎没有发现任何物证,甚至连死者的身份始终无法确定。

孙海洋带队来到现场。他在尸体边上蹲了很久,视线最终落在了死者穿着的布鞋上。“这双鞋的搭扣是一根线,这我以前从没见过。当时的直觉告诉我,这双鞋有地域特色,能帮我们快速确定尸体身源。”

附近有好几家工厂,女工比较多。孙海洋拿着鞋子来工厂走访。在一家玩具车里,三名女工一口咬定:这双鞋,她们在老家贵州毕节见过。

“这个发现给了我破案的信心!”孙海洋激动地拉着法医回到女尸前,重新进行勘察。这一次,孙海洋注意到,死者牙齿上黄褐色的牙垢,与那三位来自毕节的女工有些相似,这让他灵感涌现:“这牙垢难道与当地的饮食、饮水有关?”


丨孙海洋和同事一起查阅资料


于是孙海洋提取了牙垢,送到科研机构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牙垢中黄褐色的物质里,“镧”元素含量较高,这说明死者来自煤矿较多的地区。

此时,他在现场又发现了一件被人遗弃的衬衫,衬衫的口袋里有一枚米粒大小的晶体。他小心翼翼地将这晶体送去化验,确认为硝酸钡。

“回来后,我赶紧拿出厚厚的地图册查看,发现符合这些条件的,只有毕节——那边不仅水源含‘镧’,还有三座钡矿。”孙海洋赶紧让人制作了一批寻人启事,送到毕节,当时毕节正好有个集市,孙海洋就让当地的民警趁着赶集四处张贴,当天就找到了死者的家属。之后的一切就顺理成章了,没多久,两名嫌疑人落网。巧合的是,嫌疑人家门口,正好有一座钡矿。

经查,嫌疑人是一对亲兄弟,他们和死者同村。案发前,他们以介绍工作为由,把死者骗到杭州,本想卖个好价钱,但不仅没找到买家,还用光了所有的积蓄。兄弟俩觉得死者是个累赘,便一合计,将她带到铁路旁,将其勒死……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孙海洋乐呵呵地说。


“科技是第一破案力,

但最关键的还是人”

我们这些刑侦民警,最高兴的时刻,就是案子破了的时候。无论是大案小案,案子破了,对自己的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孙海洋说。


丨年轻时孙海洋勘探现场


同所有那个时代的刑侦民警一样,孙海洋也遇上过许多久攻不破的“悬案”,不过让他颇为欣慰的是,自己也曾为这些“疑难案件”的侦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生在2000年11月4日的万向公园特大抢劫杀人案便是其中之一。

“这起凶案,现场的物证少之又少,我们一开始完全没有办法确定凶手是谁。”一筹莫展之际,孙海洋决定换一个思路——从“嫌疑人是怎样逃离现场”的问题着手。很快,现场侦察员终于在距离案发现场百米外的马路上,发现了几滴不太显眼的血迹。

“当时我们就判断,嫌疑人可能在与死者搏斗中受伤,血迹是嫌疑人留下的。”因为种种因素的制约,这起案件直到10年后的2010年11月4日才得以告破。但案件的结果也证实了孙海洋当时的判断。



“2010年11月4日,当我接到同事电话,说这起案子破了的时候,心里真的非常激动。因为我们前期的付出都没有白费。”回想起当时的情形,孙海洋依旧激动。

孙海洋说,从1976年参加工作,到2016年退休,他的大半辈子都在从事刑事技术的工作,很多案件办得很漂亮。“但事后回想起来,多多少少也都是有些缺憾,因为技术一直在进步,用现在的眼光看,当时的案子办得都不‘完美’。”

从2014年至今,杭州连续6年现发命案全部告破,破案率高达100%,杭州公安各级刑侦部门为平安中国的建设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在这骄人成绩的背后,科技的力量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丨年轻时的孙海洋


“我始终觉得,科技就是第一破案力。这些高科技的手段,拓展了我们办案的思路,让我们可以提取到更多过去无法提取的证据,让这些证据能为我们所用,从而提高破案的几率。”但孙海洋同时认为,在刑侦工作中,决定案件能否有所突破的,依旧是运用技术的人。

无论是哪一种技术的手段,终归只是一种破案的工具。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时间的品质都不能丢……用16个字概括起来,就是‘负重拼搏、勇敢顽强、锲而不舍、无私奉献’。这也是我们杭州一代代刑侦人传承的刑侦精神……


杭州50后刑侦专家揭秘:当年什么都没有,凭什么能破这些案?

来源:市公安局

2021-04-29 11:03:47 阅读量:

点击播放视频

视频:金莹


从退休那天算起,这已经是第5个年头了,但孙海洋每天仍坚持阅读刑侦方面的专业书籍,学习最新的破案思路和趋势。

问他有什么用?这位退休的高级痕迹工程师、浙江首批刑侦专家乐呵呵地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与时代脱节……”


丨年轻时孙海洋工作照


这也是40年多前,那个还是毛头小子的孙海洋所持有的心态。曾是插队知青的他,在参加公安工作的第一年,就被杭州市公安局选派到当时的中央警校(中国刑警学院的前身)进修深造。此后的那些年里,他一直在做同一件事:现场勘察、痕迹鉴定,还参与侦破过不少轰动一时的大案要案。


丨向刑侦专家李昌钰学习、请教


甚至当年的杭州公安系统有个说法,只要孙海洋到了现场,必有重大收获。

“那时候,我们没有生物检材,没有通讯设备,连先进的视频监控都没有,我们全凭一双眼、一块放大镜、一只勘察包,走遍天下;欣慰的是,我们都挺过来了,把这些案子都破了!”谈起年轻时的自己,孙海洋感慨道。



“背上那只箱子,

我就赶紧往外跑”

孙海洋生于1956年,20岁参加工作,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大量流动人口涌入杭州,杭州的治安一度面临巨大冲击,各类刑事案件一度呈现出高发的态势。


丨孙海洋向我们缓缓讲述


“光是凶杀案,那时候每年就有一两百起,几乎每两三天都要出一个现场,不分昼夜……”孙海洋记得,当时他的吃住几乎都在单位,通宵加班更是家常便饭。但那段岁月,孙海洋积攒了很多办案的经验,还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丨年轻时孙海洋和同事配合检验证物


“一个案子,都是从犯罪现场开始的。我们这些技术人员就是和犯罪现场打交道。现场勘察、痕迹鉴定,是我们工作的起点。成败,就在于我们能否从现场的蛛丝马迹中,提取到关键的证据。”孙海洋说,这份工作其实非常枯燥,有时候在现场,一蹲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都有可能毫无收获,“所以我们必须耐得住时间、耐得住寂寞。”

1982年发生在淳安山区的一起灭门案件,给孙海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的报警人反映,当地一家六口被人残忍地杀害。



“那天下了很大的雪,案发地点非常偏僻,都没什么人。”赶到现场后,只有26岁的孙海洋很快就被现场的血腥震撼了,“地上、床上,到处都是血迹,根本无从下脚。而且屋子里的光线很差,取证很难……”

尽管如此,他还是强忍着心中的不适,蹲在现场反反复复寻找证据。终于,在勘察了一个通宵后,他终于在死者房间角落的一只箱子上,提取到了半枚淡淡的指纹。虽然一宿没睡,孙海洋已非常疲惫,但这个发现立马让他激动地跳了起来,想到其他的侦察员还在村子的各个角落开展工作,顾不上休息,赶紧背上那只箱子就跑了出去。


丨年轻时孙海洋勘探现场


“我从没这么兴奋过,当时就想着,要是他们手上有嫌疑对象,正好可以第一时间甄别掉。”不过当时,另一组侦查员确实找到了一名嫌疑人——这名男子在案发前一天刚好被死者训斥过。不过经过孙海洋现场的比对,男子的嫌疑被排除了。

如果这名男子不是,凶手又是谁呢?“刚好当时我看到,我们的老处长正在一户农户家里走访,就背着箱子过去了,结果现场一比对,真的比中了……”随后经过反复的比对,终于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丨年轻时孙海洋勘探现场


犯罪嫌疑人是同村的一名年轻男子。据其交代,当年他着急想找对象,但苦于生活拮据,又以为死者一家相对比较富裕,便动起了抢劫杀人的念头,可没想到不仅没抢到多少财物,案发第二天就被抓获了。


丨孙海洋和同事们


“这些意外的发现,

给了我破案的信心”

在孙海洋的从警生涯中,类似的经历还有不少。很多时候,他都只能通过一滴血、一根头发、现场残缺的鞋印,以及诸如此类的细微的、甚至肉眼不可见的线索中,提取到关键的证据。在他看来,突破的关键,既有敏锐细致的观察,也有锲而不舍的坚持,还有熟练运用科技的力量。


丨年轻时孙海洋勘探现场


上世纪90年代,杭州钱江二桥附近的铁路边发现一具无名女尸。现场几乎没有发现任何物证,甚至连死者的身份始终无法确定。

孙海洋带队来到现场。他在尸体边上蹲了很久,视线最终落在了死者穿着的布鞋上。“这双鞋的搭扣是一根线,这我以前从没见过。当时的直觉告诉我,这双鞋有地域特色,能帮我们快速确定尸体身源。”

附近有好几家工厂,女工比较多。孙海洋拿着鞋子来工厂走访。在一家玩具车里,三名女工一口咬定:这双鞋,她们在老家贵州毕节见过。

“这个发现给了我破案的信心!”孙海洋激动地拉着法医回到女尸前,重新进行勘察。这一次,孙海洋注意到,死者牙齿上黄褐色的牙垢,与那三位来自毕节的女工有些相似,这让他灵感涌现:“这牙垢难道与当地的饮食、饮水有关?”


丨孙海洋和同事一起查阅资料


于是孙海洋提取了牙垢,送到科研机构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牙垢中黄褐色的物质里,“镧”元素含量较高,这说明死者来自煤矿较多的地区。

此时,他在现场又发现了一件被人遗弃的衬衫,衬衫的口袋里有一枚米粒大小的晶体。他小心翼翼地将这晶体送去化验,确认为硝酸钡。

“回来后,我赶紧拿出厚厚的地图册查看,发现符合这些条件的,只有毕节——那边不仅水源含‘镧’,还有三座钡矿。”孙海洋赶紧让人制作了一批寻人启事,送到毕节,当时毕节正好有个集市,孙海洋就让当地的民警趁着赶集四处张贴,当天就找到了死者的家属。之后的一切就顺理成章了,没多久,两名嫌疑人落网。巧合的是,嫌疑人家门口,正好有一座钡矿。

经查,嫌疑人是一对亲兄弟,他们和死者同村。案发前,他们以介绍工作为由,把死者骗到杭州,本想卖个好价钱,但不仅没找到买家,还用光了所有的积蓄。兄弟俩觉得死者是个累赘,便一合计,将她带到铁路旁,将其勒死……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孙海洋乐呵呵地说。


“科技是第一破案力,

但最关键的还是人”

我们这些刑侦民警,最高兴的时刻,就是案子破了的时候。无论是大案小案,案子破了,对自己的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孙海洋说。


丨年轻时孙海洋勘探现场


同所有那个时代的刑侦民警一样,孙海洋也遇上过许多久攻不破的“悬案”,不过让他颇为欣慰的是,自己也曾为这些“疑难案件”的侦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生在2000年11月4日的万向公园特大抢劫杀人案便是其中之一。

“这起凶案,现场的物证少之又少,我们一开始完全没有办法确定凶手是谁。”一筹莫展之际,孙海洋决定换一个思路——从“嫌疑人是怎样逃离现场”的问题着手。很快,现场侦察员终于在距离案发现场百米外的马路上,发现了几滴不太显眼的血迹。

“当时我们就判断,嫌疑人可能在与死者搏斗中受伤,血迹是嫌疑人留下的。”因为种种因素的制约,这起案件直到10年后的2010年11月4日才得以告破。但案件的结果也证实了孙海洋当时的判断。



“2010年11月4日,当我接到同事电话,说这起案子破了的时候,心里真的非常激动。因为我们前期的付出都没有白费。”回想起当时的情形,孙海洋依旧激动。

孙海洋说,从1976年参加工作,到2016年退休,他的大半辈子都在从事刑事技术的工作,很多案件办得很漂亮。“但事后回想起来,多多少少也都是有些缺憾,因为技术一直在进步,用现在的眼光看,当时的案子办得都不‘完美’。”

从2014年至今,杭州连续6年现发命案全部告破,破案率高达100%,杭州公安各级刑侦部门为平安中国的建设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在这骄人成绩的背后,科技的力量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丨年轻时的孙海洋


“我始终觉得,科技就是第一破案力。这些高科技的手段,拓展了我们办案的思路,让我们可以提取到更多过去无法提取的证据,让这些证据能为我们所用,从而提高破案的几率。”但孙海洋同时认为,在刑侦工作中,决定案件能否有所突破的,依旧是运用技术的人。

无论是哪一种技术的手段,终归只是一种破案的工具。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时间的品质都不能丢……用16个字概括起来,就是‘负重拼搏、勇敢顽强、锲而不舍、无私奉献’。这也是我们杭州一代代刑侦人传承的刑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