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案例:
案例一
5月12日,青山湖街道单某收到一条贷款短信,正好单某需要资金周转,就按照短信提示内容,下载了一个贷款APP,并按照页面提示要求,填写个人资料,此时,软件客服要求单某缴纳1500元工本费,单某将钱打入了客服提供的指定账户。紧接着,客服以单某银行卡号码填写错误,需要缴纳解冻费为由,又让单某转了6000元到指定账户。转完后客服又提示单某信誉不足,需要缴纳4290元的信誉保障费,单某又照做了。之后客服继续要求单某打钱,单某发现被骗,共计损失人民币11790元。
案例二
5月13日,锦城街道章某的朋友与一名自称是某消防大队“陈队长”的人谈了一笔生意,因为生意涉及到电缆工程,章某的朋友做不了,所以就介绍章某去做,章某联系了“陈队长”,“陈队长”告诉章某,除了电缆改造还需另外采购一批高低床,并让章某先垫付货款,随后给章某提供了采购厂家的电话,跟章某说采购好了下午4点去消防大队找他。章某按照“陈队长”的要求,与指定厂家取得联系后,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向对方账号转账220800元。当天下午4点章某到该消防大队去找“陈队长”,消防大队的负责人告诉章某没有这个人,也没有要做工程这回事,章某发现被骗,共计损失人民币220800元。
案例三
5月15日,青山湖街道尹某通过微信号添加了一陌生人为好友,对方向他推荐了一些网络购物平台的刷单兼职。尹某通过对方发来的二维码与“客服”进行聊天,进行小额尝试成功获得返利,便信以为真。之后尹某通过网银转账的方式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33000余元货款后,发现被骗,共计损失人民币33000余元。
再来看一组临安区反欺诈分中心统计的数据:
5月11日—5月17日,临安区共发生通讯网络诈骗案件27起。
其中网络刷单诈骗发案5起,占比最高。
诈骗案件类型占比:
相关数据分析:
从诈骗类型看:网络诈骗21起,占比77%。
从损失价值看:五万元以上案件2起,占比7%,最高损失220800元。
从被骗群体性别看:男性与女性相比多45%。
从被骗群体年龄看:23岁至31岁,占比41%。
从被骗群体职业看:以务工务农人员为主,占比41%。
各乡镇街道发案情况:
提醒:
冒充身份诈骗案件通常利用部队、消防大队领导的身份取得受害人信任,或者通过第一受害人介绍做工程、经商的朋友(第二受害人),借用两受害人的熟人关系提高可信度,先称有工程可以介绍给事主,后以部队急需采购一批床、帐篷需要事主垫付资金为由进行诈骗,让受害人与“指定商家”联系付款进行诈骗。 两人或两人以上结伙作案,一名冒充部队、消防部门的领导,一名冒充“指定商家”,联合实施诈骗。
刷单类诈骗的套路手法都十分简单,只是受害者被“轻轻松松赚钱”的概念蒙蔽了双眼。希望广大网民擦亮双眼,不要再相信此类信息,天上不会掉馅饼,赚钱还是要靠诚实和勤劳,想点点手指头就轻松入账的结果,只能是被人骗得血本无归。
正规贷款平台不会在贷款前收取任何费用,更不会收取保证金;有贷款需求的金融消费者,要充分提高风险和防范意识,通过正规渠道、官方平台贷款,进入平台之后,可以通过“企查查”、“天眼查”等工具予以核实;借贷过程中千万不要给任何账户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