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公安局 时间:2019-09-29 11:12:51 阅读量:
想落户没时间回老家办理?到车管所补办驾照发现忘带材料?今后,这些烦忧你的问题将不再是问题!9月3日,“浙里办”公安专区上线新闻发布会在省公安厅召开,省公安厅副厅长聂展云、省大数据管理局局长金志鹏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据了解,浙江省公安厅依托省大数据局和阿里团队技术支撑,着力做优“浙里办”办事体验,开辟公安专窗。5大类144项公安政务服务实现“一证通办”,市民只要凭一张有效身份证件即可办理。


其中73项可以“零跑腿”,市民通过手机、电脑就能全流程办结;71项“跑一次”,市民在手机、电脑上完成申请,再到现场完成核验、确认,就能办好。


这是为浙江人打造的全天候“掌上派出所”,集合户籍、出入境、车驾管、监管、网安等高频事项。


数据共享,

把办事材料压减到最少



针对市民反映办事材料多、证明多等问题,浙江省以“领跑者”标准一个事项一个事项梳理比对,一个材料一个材料精简,一个证明一个证明清理。梳理时明确,凡是可通过政府部门数据共享获取的材料一律不再由市民自行提供,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应清理的证明一律取消。经梳理,精简材料41.6%,证明事项由171项减至15项,精简证明91.23%。



过去,一家三口办理合法稳定住所落户业务至少需要提供7份材料,现在实行“一站式”迁移、电子材料共享,实现了“零材料”,该项业务全省年办件量30万件,全年可少提交材料210万份。类似比如往来港澳再次签注、机动车驾驶证期满换领等45个民生事项全部通过数据共享实现“零材料”。



网上办、掌上办,

让办理时间压缩到最短



港澳台旅游签注3项业务,年办理量达380万人次,占全省出入境业务总量的60%以上,过去市民办理这些业务必须到窗口办理,费时费力;如今在“浙里办”申请,可在线支付、双向快递,不出家门就能办,省时又省力。通过数据共享,办理时限精简65.5%,即办件比率达到57.1%,29个民生事项可实现“秒办”。比如市民办理期满换领驾驶证业务,过去需要体检、拍照、取号、受理、缴费、制证等6个环节,排六次队,花半天时间才能办结,现在通过“浙里办”在线申请,在完成医院体检后,及时传输体检数据,在线支付、快递送达,只需20秒即可一键办成,这项改革每年可惠及260余万市民。


优化流程,

让跑腿次数减到最少



通过优化流程和数据共享,73个民生事项可全流程在“浙里办”实现“跑零次”,71个民生事项只要跑一次就可办结。比如省内户口迁移实行“一站式”办理模式后,从以往的“跑两地、跑四次”,简化为“跑一地、跑一次”。


今年初,一位上海市民通过“浙里办”向嘉善县公安局申请办理母女关系户籍证明,派出所民警很快就将户籍证明材料快递给该该市民,让她“一次都没有跑”,事后这位市民给车俊书记写感谢信,感谢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浙江公安点赞。


智能办、套餐办,

把办事体验感做到最优



在公安专区,“智能关联办”解决了以往市民信息重复录入、多头录入问题,实现表单信息自动获取,关联事项智能推荐,144个民生事项共为市民减少录入数据项 1072 个,22个事项实现信息“零录入”。


“套餐组合办”借鉴淘宝购物车理念,改变传统的“一事一申请”模式,如市民办理港澳台再次签注业务时,可一次勾选3个前往地、一次申请3种签注种类、一次完成3个事项所需材料的合并筛选。


“刷脸容缺办”依托公安部“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技术在我省试点经验,通过安全、有效、便捷的认证手段,解决市民即使没有带身份证也可以“刷脸办”;今年以来,省级平台向包含“浙里办”在内的各类系统提供认证服务692.4万次,月均应用次数增长。


公安专区.jpg


答记者问

出入境业务
1、哪些人可以在“浙里办”上办理出入境业务?



目前,浙江省普通的常住户籍居民,可以在“浙里办”上进行出入境业务的办理。


2、哪些出入境业务可以在“浙里办”上办理?



目前,在“浙里办”上可以办理的出入境业务包括普通护照、护照加注,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签注,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等29个民生事项。其中全流程办理的有15项,包括护照加注1项,港澳台旅游、探亲等14项再次签注业务。


3、申请人如何在“浙里办”上全流程办理出入境业务?



申请人只要在“浙里办”APP提交申请、网上电子缴费和将实物证件交给快递,等待公安机关审核审批、制证和证件快递寄达即可。


全流程办理针对已持有有效的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普通护照的申请人,优势在于可以全天候在网上提交申请,经网上支付、双向速递,实现足不出户办理出入境业务。


4、对于不能全流程办理的出入境业务,“浙里办”上提供了什么服务?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所有的出入境证件的申请都需要申请人本人到现场拍照、按捺指纹、采集签字等,所以在“浙里办”上我们对该类办事事项采取身份核实、罗列材料清单的提醒服务。也就是申请人在业务专区里找到自己的申请业务类型后,通过选择自己的情形类别等,系统后台自动获取相关个人信息,并对获取不到的必要材料进行提示,可以让申请人清楚地了解自己去出入境窗口办理证件时需要提交哪些材料,避免因材料不全而重复跑。


5、“一证通办”以后,是不是意味着办理任何出入境业务申请都只需提交一张有效身份证件?



不是的。对于一些特定人员,如国家工作人员办理出入境业务,按规定除提交一张居民身份证外,还需提交单位人事部门的意见函;对于一些特定的签注类型,如申请探亲、逗留等港澳台签注的,按照港澳台方的要求,除提交一张居民身份证外,还需准备好相关境外材料。


6、如果申请人在“浙里办”上申请的业务已审核通过,但忘记及时在线支付了,是否可以过几天以后再付费?



申请人在“浙里办”上申请业务后,如果收到审核通过和缴费链接的提醒,须在24小时内在线支付,超过24小时的系统后台默认取消该笔业务,数据也将自动归档。申请人若想要继续办理该事项,则需要重新在“浙里办”上申请。


7、申请人是否可以在出入境窗口和“浙里办”上同时申请同一目的地的不同签注种类?



不能。按照业务规范要求申请人不能在出入境窗口和“浙里办”同时办理同一目的地的签注,即申请人已经在出入境窗口申请过往来香港或者澳门一种类型的签注,在该笔签注业务还没有办结前,该申请人无法在“浙里办”上申请往来香港或澳门的其他类型的签注。




交管业务
1、哪些交管业务可以在“浙里办”上办理?



目前在“浙里办”上线的交管业务有48项,都是可“一证通办”的民生事项,包括驾驶证业务12项、行驶证业务2项,机动车业务24项、其他业务10项,都是办理量大且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高频业务。其中遗失补领驾驶证、补领机动车行驶证、补领机动车号牌、机动车驾驶人联系方式及联系地址变更备案等28个事项可全流程办理,其余20项根据法律法规规定,还需要到线下跑一次。


2、那不能全流程办理的20项业务,“浙里办”上提供哪些服务?



车管工作中,机动车的很多业务,需要到车管所查验机动车;驾驶证的很多业务,也需要参加现场教育、学习及考试等。例如补领机动车登记证书,需要查验机动车;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记分超过9分,办理审验驾驶证业务,需要到线下参加学习等等。这些事项,申请人在“浙里办”在办理时,选择相应的业务情形后,系统会在后台自动匹配所需的办事材料,如可共享的,自动共享,其他材料及有关办理程序展示在页面上,申请人根据提醒准备材料、按照要求,跑一趟即可办成,避免多次跑、重复跑。


3、“浙里办”上办理交管业务,从哪个界面进去?有哪些注意事项?



省内机动车及驾驶人业务,都可以在“浙里办”APP上办理。申请人进入“浙里办”APP后,在首页“左上角”选择车辆户籍所在地或驾驶证核发地,确定以后,下拉页面,找到公安服务,点击进入“公安专区”,打开交管事项,即可办理对应业务。


4、在浙里办上办理业务缴费和我们平时买东西线上支付缴费一样吗?



在浙里办上办里交管业务,缴费环节可以采取线上支付,目前在流程设计上,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比如遗失补领机动车驾驶证,流程到缴费页面后,点击跳转到支付宝或银联界面,直接在线完成缴费。


第二种是,业务办理“申请完成”,后台的工作人员在线审核通过后,会发送信息提醒申请人通过“浙里办”APP缴费,申请人打开“浙里办”APP后,在首页会显示待缴费业务,点击后直接在线完成缴费。


5、如果线上未办理成功,是否影响继续到线下窗口办理?



申请人线上办理不成功,不影响其到线下窗口办理。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是因为材料等原因或后台审核后,无法继续线上办理,到窗口办理的,工作人员对该笔业务进行退办后,窗口就可以正常办理了。


二是业务已审核通过,申请人未完成线上缴费,误认为线上办理不成功,又到窗口办理的,窗口则无法受理相同业务,工作人员会指导申请人完成线上缴费后即可办结,申请人可在窗口领取相关证件。




治安业务
1、实现共享的可以免提交材料,对无法共享的材料,是否有更加方便的解决途径?



浙里办的公安事项基本都支持在线上传电子材料,对无法共享的材料,申请人可以上传相关材料的相片或扫描件,经受理部门审核通过后,可以作为有效材料。


2、浙里办如何解决申请人身份核实确认问题?



省公安厅建成“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项目,就是破解互联网政务中如何证明“我是我”的难题,确保网上身份信息真实、有效、同一性,防止被人冒用在线办理相关事务,有效保障个人的政务信息安全。


3、浙里办公安专区内标注的5星和3星事项有何区别?



5星事项可以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3星事项为材料共享一次性告知,受法律法规限制,申请人还需到公安窗口跑一次。比如身份证、护照办理必须采集相片和指纹信息。公安机关将进一步针对3星事项作优化,不断提升掌上办事的体验感。


4、保安员证核发是否实现“一证通办”?



保安员证核发具有受众面广,申请人数多的特点,2017年我省通过考试发放保安员证达10万人次。为更加方便群众,我省在保安员证核发实现“最多跑一次”的基础上,对需要申请人提供的体检证明、学历证明等材料进行简化,申请人办理时只要依法进行承诺,就可以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予以办理,实现保安员证核发“一证通办”。
浙江“掌上派出所”来了!144项公安服务跑零次或一次!

来源:市公安局

2019-09-29 11:12:51 阅读量:

想落户没时间回老家办理?到车管所补办驾照发现忘带材料?今后,这些烦忧你的问题将不再是问题!9月3日,“浙里办”公安专区上线新闻发布会在省公安厅召开,省公安厅副厅长聂展云、省大数据管理局局长金志鹏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据了解,浙江省公安厅依托省大数据局和阿里团队技术支撑,着力做优“浙里办”办事体验,开辟公安专窗。5大类144项公安政务服务实现“一证通办”,市民只要凭一张有效身份证件即可办理。


其中73项可以“零跑腿”,市民通过手机、电脑就能全流程办结;71项“跑一次”,市民在手机、电脑上完成申请,再到现场完成核验、确认,就能办好。


这是为浙江人打造的全天候“掌上派出所”,集合户籍、出入境、车驾管、监管、网安等高频事项。


数据共享,

把办事材料压减到最少



针对市民反映办事材料多、证明多等问题,浙江省以“领跑者”标准一个事项一个事项梳理比对,一个材料一个材料精简,一个证明一个证明清理。梳理时明确,凡是可通过政府部门数据共享获取的材料一律不再由市民自行提供,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应清理的证明一律取消。经梳理,精简材料41.6%,证明事项由171项减至15项,精简证明91.23%。



过去,一家三口办理合法稳定住所落户业务至少需要提供7份材料,现在实行“一站式”迁移、电子材料共享,实现了“零材料”,该项业务全省年办件量30万件,全年可少提交材料210万份。类似比如往来港澳再次签注、机动车驾驶证期满换领等45个民生事项全部通过数据共享实现“零材料”。



网上办、掌上办,

让办理时间压缩到最短



港澳台旅游签注3项业务,年办理量达380万人次,占全省出入境业务总量的60%以上,过去市民办理这些业务必须到窗口办理,费时费力;如今在“浙里办”申请,可在线支付、双向快递,不出家门就能办,省时又省力。通过数据共享,办理时限精简65.5%,即办件比率达到57.1%,29个民生事项可实现“秒办”。比如市民办理期满换领驾驶证业务,过去需要体检、拍照、取号、受理、缴费、制证等6个环节,排六次队,花半天时间才能办结,现在通过“浙里办”在线申请,在完成医院体检后,及时传输体检数据,在线支付、快递送达,只需20秒即可一键办成,这项改革每年可惠及260余万市民。


优化流程,

让跑腿次数减到最少



通过优化流程和数据共享,73个民生事项可全流程在“浙里办”实现“跑零次”,71个民生事项只要跑一次就可办结。比如省内户口迁移实行“一站式”办理模式后,从以往的“跑两地、跑四次”,简化为“跑一地、跑一次”。


今年初,一位上海市民通过“浙里办”向嘉善县公安局申请办理母女关系户籍证明,派出所民警很快就将户籍证明材料快递给该该市民,让她“一次都没有跑”,事后这位市民给车俊书记写感谢信,感谢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浙江公安点赞。


智能办、套餐办,

把办事体验感做到最优



在公安专区,“智能关联办”解决了以往市民信息重复录入、多头录入问题,实现表单信息自动获取,关联事项智能推荐,144个民生事项共为市民减少录入数据项 1072 个,22个事项实现信息“零录入”。


“套餐组合办”借鉴淘宝购物车理念,改变传统的“一事一申请”模式,如市民办理港澳台再次签注业务时,可一次勾选3个前往地、一次申请3种签注种类、一次完成3个事项所需材料的合并筛选。


“刷脸容缺办”依托公安部“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技术在我省试点经验,通过安全、有效、便捷的认证手段,解决市民即使没有带身份证也可以“刷脸办”;今年以来,省级平台向包含“浙里办”在内的各类系统提供认证服务692.4万次,月均应用次数增长。


公安专区.jpg


答记者问

出入境业务
1、哪些人可以在“浙里办”上办理出入境业务?



目前,浙江省普通的常住户籍居民,可以在“浙里办”上进行出入境业务的办理。


2、哪些出入境业务可以在“浙里办”上办理?



目前,在“浙里办”上可以办理的出入境业务包括普通护照、护照加注,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签注,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等29个民生事项。其中全流程办理的有15项,包括护照加注1项,港澳台旅游、探亲等14项再次签注业务。


3、申请人如何在“浙里办”上全流程办理出入境业务?



申请人只要在“浙里办”APP提交申请、网上电子缴费和将实物证件交给快递,等待公安机关审核审批、制证和证件快递寄达即可。


全流程办理针对已持有有效的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普通护照的申请人,优势在于可以全天候在网上提交申请,经网上支付、双向速递,实现足不出户办理出入境业务。


4、对于不能全流程办理的出入境业务,“浙里办”上提供了什么服务?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所有的出入境证件的申请都需要申请人本人到现场拍照、按捺指纹、采集签字等,所以在“浙里办”上我们对该类办事事项采取身份核实、罗列材料清单的提醒服务。也就是申请人在业务专区里找到自己的申请业务类型后,通过选择自己的情形类别等,系统后台自动获取相关个人信息,并对获取不到的必要材料进行提示,可以让申请人清楚地了解自己去出入境窗口办理证件时需要提交哪些材料,避免因材料不全而重复跑。


5、“一证通办”以后,是不是意味着办理任何出入境业务申请都只需提交一张有效身份证件?



不是的。对于一些特定人员,如国家工作人员办理出入境业务,按规定除提交一张居民身份证外,还需提交单位人事部门的意见函;对于一些特定的签注类型,如申请探亲、逗留等港澳台签注的,按照港澳台方的要求,除提交一张居民身份证外,还需准备好相关境外材料。


6、如果申请人在“浙里办”上申请的业务已审核通过,但忘记及时在线支付了,是否可以过几天以后再付费?



申请人在“浙里办”上申请业务后,如果收到审核通过和缴费链接的提醒,须在24小时内在线支付,超过24小时的系统后台默认取消该笔业务,数据也将自动归档。申请人若想要继续办理该事项,则需要重新在“浙里办”上申请。


7、申请人是否可以在出入境窗口和“浙里办”上同时申请同一目的地的不同签注种类?



不能。按照业务规范要求申请人不能在出入境窗口和“浙里办”同时办理同一目的地的签注,即申请人已经在出入境窗口申请过往来香港或者澳门一种类型的签注,在该笔签注业务还没有办结前,该申请人无法在“浙里办”上申请往来香港或澳门的其他类型的签注。




交管业务
1、哪些交管业务可以在“浙里办”上办理?



目前在“浙里办”上线的交管业务有48项,都是可“一证通办”的民生事项,包括驾驶证业务12项、行驶证业务2项,机动车业务24项、其他业务10项,都是办理量大且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高频业务。其中遗失补领驾驶证、补领机动车行驶证、补领机动车号牌、机动车驾驶人联系方式及联系地址变更备案等28个事项可全流程办理,其余20项根据法律法规规定,还需要到线下跑一次。


2、那不能全流程办理的20项业务,“浙里办”上提供哪些服务?



车管工作中,机动车的很多业务,需要到车管所查验机动车;驾驶证的很多业务,也需要参加现场教育、学习及考试等。例如补领机动车登记证书,需要查验机动车;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记分超过9分,办理审验驾驶证业务,需要到线下参加学习等等。这些事项,申请人在“浙里办”在办理时,选择相应的业务情形后,系统会在后台自动匹配所需的办事材料,如可共享的,自动共享,其他材料及有关办理程序展示在页面上,申请人根据提醒准备材料、按照要求,跑一趟即可办成,避免多次跑、重复跑。


3、“浙里办”上办理交管业务,从哪个界面进去?有哪些注意事项?



省内机动车及驾驶人业务,都可以在“浙里办”APP上办理。申请人进入“浙里办”APP后,在首页“左上角”选择车辆户籍所在地或驾驶证核发地,确定以后,下拉页面,找到公安服务,点击进入“公安专区”,打开交管事项,即可办理对应业务。


4、在浙里办上办理业务缴费和我们平时买东西线上支付缴费一样吗?



在浙里办上办里交管业务,缴费环节可以采取线上支付,目前在流程设计上,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比如遗失补领机动车驾驶证,流程到缴费页面后,点击跳转到支付宝或银联界面,直接在线完成缴费。


第二种是,业务办理“申请完成”,后台的工作人员在线审核通过后,会发送信息提醒申请人通过“浙里办”APP缴费,申请人打开“浙里办”APP后,在首页会显示待缴费业务,点击后直接在线完成缴费。


5、如果线上未办理成功,是否影响继续到线下窗口办理?



申请人线上办理不成功,不影响其到线下窗口办理。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是因为材料等原因或后台审核后,无法继续线上办理,到窗口办理的,工作人员对该笔业务进行退办后,窗口就可以正常办理了。


二是业务已审核通过,申请人未完成线上缴费,误认为线上办理不成功,又到窗口办理的,窗口则无法受理相同业务,工作人员会指导申请人完成线上缴费后即可办结,申请人可在窗口领取相关证件。




治安业务
1、实现共享的可以免提交材料,对无法共享的材料,是否有更加方便的解决途径?



浙里办的公安事项基本都支持在线上传电子材料,对无法共享的材料,申请人可以上传相关材料的相片或扫描件,经受理部门审核通过后,可以作为有效材料。


2、浙里办如何解决申请人身份核实确认问题?



省公安厅建成“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项目,就是破解互联网政务中如何证明“我是我”的难题,确保网上身份信息真实、有效、同一性,防止被人冒用在线办理相关事务,有效保障个人的政务信息安全。


3、浙里办公安专区内标注的5星和3星事项有何区别?



5星事项可以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3星事项为材料共享一次性告知,受法律法规限制,申请人还需到公安窗口跑一次。比如身份证、护照办理必须采集相片和指纹信息。公安机关将进一步针对3星事项作优化,不断提升掌上办事的体验感。


4、保安员证核发是否实现“一证通办”?



保安员证核发具有受众面广,申请人数多的特点,2017年我省通过考试发放保安员证达10万人次。为更加方便群众,我省在保安员证核发实现“最多跑一次”的基础上,对需要申请人提供的体检证明、学历证明等材料进行简化,申请人办理时只要依法进行承诺,就可以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予以办理,实现保安员证核发“一证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