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钱塘新区分局白杨派出所结合分局勤务机制改革工作,深入开展防范打击通讯网络诈骗活动,以“智慧诊疗”式研判为重点,以“外科手术”式清除为手段,以“中医调理”式宣传为途径,激发主体单位主观能动性,深挖通讯网络诈骗线索,创新防诈宣传举措,取得积极成效。
“智慧诊疗”式把脉规律,激发主体单位能动性
钱塘新区分局白杨派出所坚持以勤务机制改革为契机,做大做强指挥室“小脑”建设,进一步明确派出所、高校、社区、物业等部门协作机制。派出所“小脑”针对通讯网络诈骗警情实时开展周分析、月总结、季通报,分析警情高点,形成“智慧诊疗”式研判把脉通讯网络诈骗规律特点,及时将最新诈骗案情、预警通报至社区民警、各有关单位、网格防控人员,掌握案情及防控措施。管区民警根据“小脑”研判,定期对各高校、社区、企业管理人员、前台员工、保安员开展通讯网络诈骗防范专题培训,通过典型案例讲解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识别和阻截通讯网络诈骗的能力,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防诈培训200多场次。通过研判把脉,充分激发主体单位主观能动性,如浙江传媒学院一把手书记批示要求实行校园安全问题一票否决制度;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互动式防诈主题班会,摄影摄像留痕一抓到底;浙江理工大学开展防诈骗主题海报设计大赛,激发师生参与热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开展生活老师进寝室宣传,防诈宣传到边到底等,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外科手术”式清除打击,帮助群众力挽损失
钱塘新区分局白杨派出所紧盯通讯网络诈骗警情,深度分析、智慧研判。积极联动分局网警大队、经侦大队等业务警种寻求技术支持。利用专职的人员、机制、手段,运用各种信息资源对嫌疑人活动轨迹进行分析研判,查找蛛丝马迹,一旦发现诈骗嫌疑人的踪迹,立即安排民警出击抓捕。2019年4月8日,白杨派出所民警在江山成功抓捕假冒“白富美”的诈骗嫌疑人吴某,追回损失5万余元。10月29日,白杨派出所民警出差石家庄成功抓获冒充AJ球鞋买手的“猫哥”,为多名受害人追回损失6万余元。截至目前,白杨派出所共破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84起,刑事拘留22人,挽回经济损失460余万。
“中医调理”式宣传防范,注重防诈氛围营造
钱塘新区分局白杨派出所坚持防范与打击同行,广泛开展防范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在高校以警校党支部共建为载体,全面打造校园安全宣传新阵地。组建由公安、辅导员、生活老师、宿管阿姨、驻所律师、学生骨干等组成的“防诈宣讲团”和388人的大学生义警队伍。开展了“平安大篷车”进校园、“阳光宣讲团”进教室、安全宣讲进楼道、学生义警进警营等“四进”系列宣传活动,并成功举办“移动杯”杭州平安高校短视频大赛。22万在校师生均接触过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在社区、企业、广场、街面等人流密集地区摆摊设点,积极组织管区民警走企入户、进单位进社区宣传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相关内容,主动张贴“一户一贴”安全宣传单,当场传授预防技巧、揭露诈骗手段,剖析通讯网络诈骗案例,增强群众防范意识。今年以来,共计开展防诈宣传活动200余场,发放宣传单页25万余张,张贴一户一贴6万余份、防诈桌贴8000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