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2月出生,2014年10月,潘祥同志从浙江警察学院毕业后分配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工作,现任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三墩派出所社区民警。
今天,“90后”已经由网络“跨掉的一代”变成了社会中流砥柱力量。28岁的潘祥,也从懵懂青春的“牛犊子”,变成一线基层派出所工作五年的“小师父”。
临危受命、尽心尽力,一刻都不放松
刚进入三墩派出所工作的潘祥从办案民警做起,研判、追踪、抓捕,每天奋战在打处前线。2016年G20峰会前,所内进行人员勤务调整,潘祥成为了分管墩和社区、吉鸿的一名社区民警。
墩和社区和吉鸿社区在三墩镇最北面,属于新成立的三墩北区块,由新交付的经济适用房,和出租房奇多的安置房,随着周边双桥片的大面积拆迁,涌入大量流动人口,导致辖区内人员登记率、准确率低,这对于一个新社区年轻民警而言,无疑是个大挑战。
潘祥迎难而上,为了尽快弄明白辖区内情况,他将自己“泡”在了社区,每天都在高楼林立的小区内走访、排查。除了分局和所内统一的清查行动外,潘祥时常自己组织辖区协管员对自己的辖区进行加班清查。他认真的态度和细致的工作理念取得了卓效,2017年荣获个人三等功。
今年临近70年大庆,他更是开启了“五加二、白加黑 ”的模式,像辖区墩莳家园这样28层的高楼,不知道跑上跑下多少个来回。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他分管辖区情况清,底数明,流动人口登记率高又准,得到了所内领导、同事以及社区的干部、群众的十分肯定。
多做多干、忠诚为民,热心服务居民群众
今年以来,潘祥同志所辖的吉鸿社区被纳入“美丽家园”改造,自九月开始落实动工。面对整治工作的多项叠加,他的回复永远是一句有力又令人放心的“收到,马上落实”。
这个月,潘祥经常是当天值班出了一整天警,次日凌晨6时便带队至吉鸿参与中心保障,一天勤务结束后,晚上再加班加点消化手头案件。不知疲倦,好像是潘祥的一种“特异功能”。
在认真完成任务同时,对待辖区群众,他也是热心服务。吉鸿家园的老百姓找到潘祥,反映要求电车都要到地下集中充电处充电,但地下室的下坡太陡了,老年人推车的时候很容易摔倒。潘祥知道后多次到物业、社区协调,征求解决方案和经费落实,最终完成坡道改造,解决了这个问题。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得到解决后非常感动,亲自来到派出所给潘祥送上了锦旗。
十一期间,浙江经视新闻栏目来到三墩派出所为潘祥制作了一期特辑,问到他为什么会当警察时,他笑呵呵的说,因为小时候有一个警察梦。
2010年,潘祥在人生的多岔路口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浙江警察学院。今天,在凌晨微光中,在酷暑烈日下,在深夜寒风里,他用自己的青春汗水践行着公安使命,守护着那个孩童的初心和梦想。